《江城子·观别》是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文学家、诗人元好问创作的一首词,该词是诗人看到一个离别场面,有感而发。上阙写别情别景;下阙写由观别而触发的感慨。全词缠绵悱恻,哀艳动人。
江城子·观别
旗亭谁唱渭城诗,酒盈卮,两相思。万古垂扬,都是折残枝。旧见青山青似染,缘底事,淡无姿。
情缘不到木肠儿,鬓成丝,更须辞。只恨芙蓉,秋露冷胭脂。为问世界离别泪,何日是,滴休时?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江城子·观别》该词创作于金卫绍王大安二年庚午(1210),诗人扶嗣父灵柩归乡,取道绛州、太原,见振之与阿莲别,乃作《江城子·观别》词抒怀。
翻译注释
翻译
听到酒楼上有人在吟唱送别诗,举目望去,原来是临分别的两个人端着满满的酒杯,满怀心事。自古以来很多离别,柳枝都折残了。因分别而心情沮丧,以往看来十分青翠的山峦在此时也平淡无奇了。
久经坎坷,情感已变得十分麻木,愁情多了,鬓发就会变白,更须辞却情缘。送别的女子泪流满面,将胭脂都冲掉了。反问人世间离别的泪水,什么时候才能停止?
注释
(1)江城子:词牌名,又名“村意远”“江神子”“水晶帘”。此词双调七十字,上下片各五平韵。
(2)观别:观看离别的场面。
(3)旗亭:酒楼。
(4)渭城诗:指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又称阳关曲,因中有“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句,故称。此处喻指送别诗。
(5)酒盈卮:酒满杯。卮,古代盛酒的器皿。
(6)折残枝:指折剩的柳枝。柳与“留”音谐,古人有折柳相送的习俗,因为送别很多,连柳枝都折残了。
(7)缘底事:因何事。
(8)淡无姿:平淡而没有迷人的姿态。
(9)情缘:男女间情爱之姻缘。
(10)木肠儿:木石般的心肠。比喻冷酷无情,或不动情。语出《晋书·夏统传》:晋时太尉贾充用官职、地位、女色诱惑夏统,统置若罔闻。充曰:“此吴儿,是木人石心也。”
(11)鬓成丝,更须辞:是说愁情多了,鬓发就会变白,更须辞却情缘。
(12)芙蓉:即荷花,常喻美人,这里指送别场面中的女子。
(13)秋露:秋天的露水,此处代指送别场面中女子的眼泪。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元好问的诗
相关推荐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江城子·孤山竹阁送述古
翠蛾羞黛怯人看。掩霜纨,泪偷弹。且尽一尊,收泪唱阳关。漫道帝城天样远,天易见,见君难。
画堂新构近孤山。曲栏干,为谁安?飞絮落花,春色属明年。欲棹小舟寻旧事,无处问,水连天。
江城子·竹里风生月上门
竹里风生月上门。理秦筝,对云屏。轻拨朱弦,恐乱马嘶声。含恨含娇独自语:今夜约,太迟生!
江城子·墨云拖雨过西楼
墨云拖雨过西楼。水东流,晚烟收。柳外残阳,回照动帘钩。今夜巫山真个好,花未落,酒新篘。
美人微笑转星眸。月华羞,捧金瓯。歌扇萦风,吹散一春愁。试问江南诸伴侣,谁似我,醉扬州。
江城子·辰川上元
夜郎江上看元宵。斗回杓。雪初消。灯火银花,何处是星桥。哄得满城春不夜,三妓女,五溪徭。
此时回首忆行朝。太平楼。倚层霄。红蜡光中,买酒听吹箫。且就天涯聊一醉,歌一曲,望京谣。
江城子·恩重娇多情易伤
恩重娇多情易伤,漏更长,解鸳鸯。朱唇未动,先觉口脂香。缓揭绣衾抽皓腕,移凤枕,枕潘郎。
江城子·平沙浅草接天长
平沙浅草接天长。路茫茫,几兴亡。昨夜波声,洗岸骨如霜。千古英雄成底事,徒感慨,漫悲凉。
少年有意伏中行,馘名王,扫沙场。击楫中流,曾记泪沾裳。欲上治安双阙远,空怅望,过维扬。
江城子·癸酉春社
清波渺渺日晖晖,柳依依,草离离。老大逢春,情绪有谁知?帘箔四垂庭院静,人独处,燕双飞。
怯寒未敢试春衣。踏青时,懒追随。野蔌山肴,村酿可从宜。不向花边拚一醉,花不语,笑人痴。
江城子·赏春
斜风细雨作春寒,对尊前,忆前欢。曾把梨花,寂寞泪阑干。芳草断烟南浦路,和别泪,看青山。
昨宵结得梦夤缘,水云间,悄无言。争奈醒来,愁恨又依然。展转衾裯空懊恼,天易见,见伊难。
江城子·咏史
湿云全压数峰低。影凄迷,望中疑。非雾非烟,神女欲来时。若问生涯原是梦,除梦里,没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