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雪》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首五言排律。此诗以春日晨雪为观照对象,通过二十联精微描写展现雪之百态。开篇“看雪乘清旦”点明观察时空,独坐吟谣的设定奠定静观基调;继以“拂花轻起”“落地暖销”捕捉春雪易融的特质,暗含对短暂之美的怜惜。“陵歌扇”“伴舞腰”以美人姿态喻雪之轻盈,“洒篁留节”“著柳送条”则状写竹节积玉、柳条挂素的奇景。“鸾窥沼”“马度桥”联用典与写实交融,将倒影喻为鸾镜,飞雪幻作天马;“可掬”“成摇”转写人与雪的互动,怜惜与嬉戏并生。后段“江浪迎涛”“风毛纵猎”忽拓开壮阔境界,终以“悬布”“未捣绡”收束视觉盛宴,末二句“莫愁阴景促”更在惜时中透出达观。全诗比喻新颖,对仗工巧,展现韩诗“奇崛险怪”外的细腻笔触。
春雪
看雪乘清旦,无人坐独谣。
拂花轻尚起,落地暖初销。
已讶陵歌扇,还来伴舞腰。
洒篁留密节,著柳送长条。
入镜鸾窥沼,行天马度桥。
遍阶怜可掬,满树戏成摇。
江浪迎涛日,风毛纵猎朝。
弄闲时细转,争急忽惊飘。
城险疑悬布,砧寒未捣绡。
莫愁阴景促,夜色自相饶。
作品简介
翻译注释
翻译
清晨时分去看雪,独自坐着轻声吟唱。
雪花拂过花朵又轻轻飘起,它们纷纷落到地上,融化着温暖。
惊讶于它已超越了扇上的霜花之美,又回来伴随着舞动的腰肢。
雪花落在竹子上留下了密集的节痕,依附在柳枝上送来了长长的枝条。
照镜时仿佛看到鸾鸟在池水中窥视自己,行走时如同天马跨越桥梁。
满阶的雪花可爱得让人想捧起,满树的雪花嬉戏中轻轻摇曳。
江浪迎着日光涌起波涛,风毛自由自在地追逐。
雪花在闲暇时缓缓飘落,争斗激烈时忽然惊起飘扬。
城墙高耸如同悬挂的布幔,砧杵因寒冷还没有捣碎织锦。
不必担心阴郁的景色匆匆离去,夜晚的景色自会相互交融。
注释
(1)清旦:清晨。
(2)篁:竹子。
(3)掬:用手捧。
(4)砧:捣衣石。
(5)绡:生丝织物。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相关推荐
春宵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沈沈。
春山夜月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春日闻杜鹃
杜鹃日日劝人归,一片归心谁得知。
望帝有神如可问,谓予何日是归期。
春游湖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春日山居寄友人
春居无俗喧,时立涧前村。
路远少来客,山深多过猿。
带岩松色老,临水杏花繁。
除忆文流外,何人更可言。
春宿左省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春雨
花时闷见联绵雨,云入人家水毁堤。
昨日春风源上路,可怜红锦枉抛泥。
春草
春草青青万里馀,边城落日见离居。
情知塞上三年别,不寄云间一纸书。
春日田家
野田黄雀自为群,山叟相过话旧闻。
夜半饭牛呼妇起,明朝种树是春分。
春晓
春庭晓景别,清露花逦迤。
黄蜂一过慵,夜夜栖香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