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雪

〔唐代〕韩愈

看雪乘清旦,无人坐独谣。

拂花轻尚起,落地暖初销。

已讶陵歌扇,还来伴舞腰。

洒篁留密节,著柳送长条。

入镜鸾窥沼,行天马度桥。

遍阶怜可掬,满树戏成摇。

江浪迎涛日,风毛纵猎朝。

弄闲时细转,争急忽惊飘。

城险疑悬布,砧寒未捣绡。

莫愁阴景促,夜色自相饶。

作品简介

《春雪》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首五言排律。此诗以春日晨雪为观照对象,通过二十联精微描写展现雪之百态。开篇“看雪乘清旦”点明观察时空,独坐吟谣的设定奠定静观基调;继以“拂花轻起”“落地暖销”捕捉春雪易融的特质,暗含对短暂之美的怜惜。“陵歌扇”“伴舞腰”以美人姿态喻雪之轻盈,“洒篁留节”“著柳送条”则状写竹节积玉、柳条挂素的奇景。“鸾窥沼”“马度桥”联用典与写实交融,将倒影喻为鸾镜,飞雪幻作天马;“可掬”“成摇”转写人与雪的互动,怜惜与嬉戏并生。后段“江浪迎涛”“风毛纵猎”忽拓开壮阔境界,终以“悬布”“未捣绡”收束视觉盛宴,末二句“莫愁阴景促”更在惜时中透出达观。全诗比喻新颖,对仗工巧,展现韩诗“奇崛险怪”外的细腻笔触。

翻译注释

翻译

清晨时分去看雪,独自坐着轻声吟唱。

雪花拂过花朵又轻轻飘起,它们纷纷落到地上,融化着温暖。

惊讶于它已超越了扇上的霜花之美,又回来伴随着舞动的腰肢。

雪花落在竹子上留下了密集的节痕,依附在柳枝上送来了长长的枝条。

照镜时仿佛看到鸾鸟在池水中窥视自己,行走时如同天马跨越桥梁。

满阶的雪花可爱得让人想捧起,满树的雪花嬉戏中轻轻摇曳。

江浪迎着日光涌起波涛,风毛自由自在地追逐。

雪花在闲暇时缓缓飘落,争斗激烈时忽然惊起飘扬。

城墙高耸如同悬挂的布幔,砧杵因寒冷还没有捣碎织锦。

不必担心阴郁的景色匆匆离去,夜晚的景色自会相互交融。

注释

(1)清旦:清晨。

(2)篁:竹子。

(3)掬:用手捧。

(4)砧:捣衣石。

(5)绡:生丝织物。

全文拼音版

chūnxuě
kànxuěchéngqīngdànrénzuòyáo
huāqīngshàngluònuǎnchūxiāo
língshànháiláibànyāo
huángliújiézhuóliǔsòngchángtiáo
jìngluánkuīzhǎoxíngtiānqiáo
biànjiēliánmǎnshùchéngyáo
jiānglàngyíngtāofēngmáozònglièzhāo
nòngxiánshízhuǎnzhēngjīngpiāo
chéngxiǎnxuánzhēnhánwèidǎoxiāo
chóuyīnjǐngxiāngráo

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世称“韩昌黎”。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首。他倡导“文以载道”,反对骈文,复兴秦汉散文传统,代表作《师说》《原道》等说理透辟,气势雄健。其诗奇崛险怪,开“韩孟诗派”。官至吏部侍郎,谥号“文”,故称韩文公。他以儒家道统自任,力排佛老,其文学主张与实践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

相关推荐

春宵

〔宋代〕苏轼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沈沈。

春山夜月

〔唐代〕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春宿左省

〔唐代〕杜甫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春雨

〔唐代〕徐凝

花时闷见联绵雨,云入人家水毁堤。

昨日春风源上路,可怜红锦枉抛泥。

春草

〔唐代〕张旭

春草青青万里馀,边城落日见离居。

情知塞上三年别,不寄云间一纸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