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山寺微茫背夕曛》是近代词人王国维的词,此词历来被奉为《人间词》中的上乘之作。上阕写了词人傍晚在寺中的所见所闻,下阕写了由此产生的联想,全词意境开阔、风格高奇。登高望远,俯瞰茫茫红尘中的芸芸众生,令词人认识到其实自己便是众生中的一员,如此清醒的悲悯情怀,为全词注入了更深长的意蕴。
浣溪沙·山寺微茫背夕曛
山寺微茫背夕曛,鸟飞不到半山昏。上方孤磬定行云。
试上高峰窥皓月,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浣溪沙·山寺微茫背夕曛》这是一首哲理词,由于词人受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悲观哲学和佛教思想的影响,1905年夏归海宁时登硖山作此词。
翻译注释
翻译
山寺背对着夕阳的光晕,在余晖下显得影廓模糊。飞鸟也显得影子迷离,刚飞到半山腰,山脉便隐藏在昏暗的影子之中了。这时,寺院中的磬声悠扬地响起,仿佛把山间的云彩都定格住了。
试着登上高峰窥视皎洁的明月,偶然得以天眼来审视世俗红尘,只是可怜自己也只不过是看到的俗人之一罢了。
注释
(1)浣溪沙:词牌名,双调四十二字,上阕三句三平韵,下阕三句两平韵。
(2)微茫:隐约,模糊。
(3)夕曛:日落时的余晖。
(4)上方:寺庙。
(5)磬:佛寺中钵形的打击乐器,用铜制成。定行云:即《列子·汤问》“响遏行云”之意。
(6)天眼:佛教所说五眼之一。能透视众生诸物,无论上下、远近、前后、内外、大小及未来,皆能观照。又古诗词中常以天眼指月亮。
全文拼音版
相关推荐
浣溪沙·端午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浣溪沙·洞庭
行尽潇湘到洞庭。楚天阔处数峰青。旗梢不动晚波平。
红蓼一湾纹缬乱,白鱼双尾玉刀明。夜凉船影浸疏星。
浣溪沙·徐邈能中酒圣贤
徐邈能中酒圣贤,刘伶席地幕青天,潘郎白璧为谁连。
无可奈何新白发,不如归去旧青山,恨无人借买山钱。
浣溪沙·伏雨朝寒愁不胜
伏雨朝寒愁不胜,那能还傍杏花行,去年高摘斗轻盈。
漫惹炉烟双袖紫,空将酒晕一衫青,人间何处问多情。
浣溪沙·漫作年时别泪看
漫作年时别泪看。西窗蜡炬尚汍澜。不堪重梦十年间。
斗柄又垂天直北,官书坐会岁将阑。更无人解忆长安。
浣溪沙·从石楼石壁往来邓尉山中
一半黄梅杂雨晴,虚岚浮翠带湖明,闲云高鸟共身轻。
山果打头休论价,野花盈手不知名,烟峦直是画中行。
浣溪沙·草偃云低渐合围
草偃云低渐合围,雕弓声急马如飞,笑呼从骑载禽归。
万事不如身手好,一生须惜少年时。那能白首下书帷。
浣溪沙·旋拂轻容写洛神
旋拂轻容写洛神,须知浅笑是深颦。十分天与可怜春。
掩抑薄寒施软障,抱持纤影藉芳茵。未能无意下香尘。
浣溪沙·独立寒阶望月华
独立寒阶望月华,露浓香泛小庭花,绣屏愁背一灯斜。
云雨自从分散后,人间无路到仙家,但凭魂梦访天涯。
浣溪沙·新秋
风卷珠帘自上钩,萧萧乱叶报新秋,独携纤手上高楼。
缺月向人舒窈窕,三星当户照绸缪,香生雾縠见纤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