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诗

〔唐代〕李正封

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

丹景春醉容,明月问归期。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

白天牡丹美丽的颜色如美人醉酒,夜晚牡丹浓郁的花香以浸满衣衫。

丹景春醉容,明月问归期。

一轮红日将整个春色皆映照如醉,皎洁明月升起好似问我何时回家。

注释

(1)国色:颜色为一国之选,原指美人姿色气度。

(2)酣酒:沉湎(miǎn)于酒。此处是借以描写牡丹之色,亦隐隐有以美人醉酒喻花之娇美之态,笔法传神。

(3)天香:香味的美称,意为人间难觅。源自佛教,《增壹阿含经》卷二八:“是时,波斯匿王以天香华散如来身。”

(4)丹景:指红日。

(5)春醉容:春色喝醉的样子。

(6)归期:回家的时刻。

牡丹诗拼音版

dānshī
guócháohānjiǔtiānxiāngrǎn
dānjǐngchūnzuìróngmíngyuèwènguī

作品简介

《牡丹诗》是唐代诗人李正封所写的一首五言绝句,在诗中诗人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了国色牡丹的姿色,形象生动地描写了牡丹花的美,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欢欣之情。该诗清新灵动,诗情中富含画意,为咏花之佳作。

创作背景

唐代元和年间,赏玩牡丹之风盛行,于是当时的人大多都用牡丹作为写作的标本。据唐代李俊《松窗杂录》记载此诗是诗人在观赏殿堂中的牡丹花之时写下的。

作者介绍

李正封(771—844),字中护,郡望陇西(治今甘肃临洮)人。唐元和二年(807年)登进士第,迁司勋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能诗。其咏牡丹诗“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之句,朝野通赏之。《全唐诗》存其诗五首,《全唐诗补编》存其诗一首又二句。生平事迹见《旧唐书》卷一四、《新唐书》卷七二、《唐诗纪事》卷四十等。

相关诗文

牡丹

〔唐代〕徐凝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牡丹

〔唐代〕柳浑

近来无奈牡丹何,数十千钱买一窠。

今朝始得分明见,也共戎葵不校多。

牡丹

〔唐代〕李商隐

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牡丹

〔唐代〕韩琮

桃时杏日不争浓,叶帐成阴始放红。

晓艳远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风。

名移兰杜千年后,贵擅笙歌百醉中。

如梦如仙忽零落,暮霞何处绿屏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