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解元庄严观音像见而赞之

〔宋代〕郑刚中

端严净妙,具慈悲相。

广大智慧,具慈悲心。

菩萨之心,如月在水。

水性无边,照亦不已。

我同众生,恭仰相貌。

誓同一切,行菩萨道。

黎解元庄严观音像见而赞之拼音版

jiěyuánzhuāngyánguānyīnxiàngjiànérzànzhī
duānyánjìngmiàobēixiāng
广guǎngzhìhuìbēixīn
zhīxīnyuèzàishuǐ
shuǐxìngbiānzhào
tóngzhòngshēnggōngyǎngxiāngmào
shìtóngqièxíngdào

作品简介

《黎解元庄严观音像见而赞之》是宋代诗人郑刚中创作的一首佛理赞诗。此诗以观音造像为赞颂对象,前四句“端严净妙”“广大智慧”从形神两方面勾勒观音的庄严法相;中四句以“月映水”为喻,阐释慈悲智慧如月、众生心性如水的佛理;末四句转至修行实践,发“行菩萨道”的宏愿。全诗语言简净,理趣盎然,既具佛像赞的宗教功能,又融入了宋诗尚理的特质,体现了宋代文士与佛教文化的深度融合。

作者介绍

郑刚中(1088—1154),字亨仲,一字汉章,号北山,婺州金华人。南宋绍兴二年进士。历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有方,整顿军政,巩固边防。因反对秦桧和议政策,被劾贬黜,卒于贬所。其诗文雄健晓畅,晚年作品多郁愤之音。著有《北山集》、《周易窥余》等,清人辑有《郑刚中集》。郑刚中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王风·兔爰

〔先秦〕诗经

有兔爰爰,雉离于罗。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逢此百罹。尚寐无吪!

有兔爰爰,雉离于罦。我生之初,尚无造;我生之后,逢此百忧。尚寐无觉!

有兔爰爰,雉离于罿。我生之初,尚无庸;我生之后,逢此百凶。尚寐无聪!

小梁州·冬

〔元代〕贯云石

彤云密布锁高峰,凛冽寒风。银河片片洒长空,梅梢冻,雪压路难通。

〔幺〕六桥顷刻如银洞,粉妆成九里寒松。酒满斟,笙歌送,玉船银棹,人在水晶宫。

房兵曹胡马诗

〔唐代〕杜甫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醉蓬莱·重九上君猷

〔宋代〕苏轼

笑劳生一梦,羁旅三年,又还重九。华发萧萧,对荒园搔首。赖有多情,好饮无事,似古人贤守。岁岁登高,年年落帽,物华依旧。

此会应须烂醉,仍把紫菊茱萸,细看重嗅。摇落霜风,有手栽双柳。来岁今朝,为我西顾,酹羽觞江口。会与州人,饮公遗爱,一江醇酎。

送东阳马生序

〔明代〕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

耒阳溪夜行

〔唐代〕张九龄

乘夕棹归舟,缘源路转幽。

月明看岭树,风静听溪流。

岚气船间入,霜华衣上浮。

猿声虽此夜,不是别家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