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老山人行

〔明代〕邓云霄

烟霞自逐长安杖,鹤怨猿愁空蕙帐。

周猎希寻渭水竿,汉庭已厌商山相。

耳聋不觉市朝喧,日暮愁过七贵门。

秋色迎寒貂已敝,谈锋罢战舌犹存。

近来年少气如云,眼底绨袍孰识君。

堪叹出山泉水浊,当年未读北山文。

长安老山人行拼音版

chángānlǎoshānrénxíng
yānxiázhúchángānzhàngyuànyuánchóukōnghuìzhàng
zhōulièxúnwèishuǐ竿gānhàntíngyànshāngshānxiāng
ěrlóngjuéshìcháoxuānchóuguòguìmén
qiūyínghándiāotánfēngzhànshéyóucún
jìnláiniánshǎoyúnyǎnpáoshúshíjūn
kāntànchūshānquánshuǐzhuódāngniánwèiběishānwén

作者介绍

邓云霄(1566—1632),明广东东莞人,字玄度,号虚舟。万历进士。官至广西布政使参政,有政声。工诗文,其诗风格清逸,亦对古典诗歌理论有探讨,著有《漱玉斋集》、《百花洲集》等,并编撰有《冷邸小言》。邓云霄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长安少年行

〔南北朝〕沈炯

长安好少年,骢马铁连钱。

陈王装脑勒,晋后铸金鞭。

步摇如飞燕,宝剑似舒莲。

去来新市侧,遨游大道边。

道边一老翁,颜鬓如衰蓬。

自言居汉世,少小见豪雄。

五侯俱拜爵,七贵各论功。

建章通北阙,复道度南宫。

太后居长乐,天子出回中。

玉辇迎飞燕,金山赏邓通。

一朝复一日,忽见朝市空。

扶桑无复海,昆山倒向东。

少年何假问,颓龄值福终。

子孙冥灭尽,乡闾复不同。

泪尽眼方暗,髀伤耳自聋。

杖策寻遗老,歌啸咏悲翁。

遭随各有遇,非敢访童蒙。

长安还至方山怆然自伤诗

〔南北朝〕沈炯

秦军坑赵卒,遂有一人生。

虽还旧乡里,危心曾未平。

淮源比桐柏,方山似削成。

犹疑屯虏骑,尚畏值胡兵。

空村馀拱木,废邑有颓城。

旧识既已尽,新知皆异名。

百年三万日,处处此伤情。

长安仲春二首·其二

〔宋代〕张耒

长安花繁仲春月,北风倒山雨成雪。

穷巷下里裤襦尽,老翁稚儿骨欲折。

吾人谙事不复惊,以手扣额愿天晴。

夕阳才升已复晦,积云如山那肯退。

长安道

〔南北朝〕江总

翠盖承轻雾,金羁照落晖。

五侯新拜罢,七贵早朝归。

轰轰紫陌上,蔼蔼红尘飞。

日暮延平客,风花拂舞衣。

长安道

〔明代〕王伯稠

白日照驰道,高天双阙开。

黄金丞相阁,清吹五侯台。

马蹴香尘起,花藏翠幰来。

新丰白首客,弹铗夜歌哀。

长安惜春

〔唐代〕罗邺

千门共惜放春回,半锁楼台半复开。

公子不能留落日,南山遮莫倚高台。

残红似怨皇州雨,细绿犹藏画蜡灰。

毕竟思量何足叹,明年时节又还来。

长安留题

〔明代〕唐之淳

晓阁疏钟午店鸡,客途风物剩堪题。

葡萄引蔓青缘屋,苜蓿垂花紫满畦。

雁塔雨痕迷鸟篆,龙池柳色送莺啼。

前朝冠盖多黄土,翁仲凄凉石马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