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周邠寄雁荡山图二首·其二

〔宋代〕苏轼

西湖三载与君同,马入尘埃雁入笼。

东海独来看出日,石桥先去踏长虹。

遥知别后添华发,时向樽前说病翁。

所恨蜀山君未见,他年携手醉郫筒。

作品简介

《次韵周邠寄雁荡山图二首》是宋代诗人苏轼所创作的一组七言律诗。第二首写作者与周邠的友谊,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一往情深。此组诗直抒胸臆,意脉贯通,低回婉转,沉郁深微;语言剥落华藻,质朴含情。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 十月。周邠是苏轼通判杭州时的僚属和诗友,诗、画兼擅,当他向苏轼寄赠《雁荡山图》及新诗之后,苏轼便写下了这两首和诗。

翻译注释

翻译

在西湖边为官三年,期夕与你声息相通,象马奔走于尘埃,象鹤关进了鸟笼。

我独自来到东面的海滨观看日出,你却先去天台山脚踏石桥这美丽的长虹。

我远远地知道你别后该添了几茎白发,你一定常常在酒宴间提起我这衰病的老翁。

遗憾的是蜀地的山水你还未亲见,将来让我们携手共醉郫简。

注释

(1)西湖三载与君同:“西湖”句:苏轼于熙宁四年(1071年)十一月到杭州任通判,熙宁七年(1074年)九月离任,在杭近三年。时周邠任钱塘县令,数从湖山之游。

(2)马入尘埃雁入笼:马入尘埃:喻奔走于尘俗。雁入笼:喻官务缠身,不得自由。

(3)石桥:在天台山。

(4)郫简:郫,县名,在成都西。

全文拼音版

yùnzhōubīnyàndàngshānèrshǒu··èr
西sānzàijūntóngchénāiyànlóng
dōnghǎiláikànchūshíqiáoxiānzhǎnghóng
yáozhībiéhòutiānhuáshíxiàngzūnqiánshuōbìngwēng
suǒhènshǔshānjūnwèijiànniánxiéshǒuzuìtǒng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其诗、词、散文成就卓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词豪放洒脱,开宋词豪放派先河,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仕途坎坷,屡遭贬谪,却豁达乐观。书法、绘画亦有造诣,是中国文化史上罕见的全才。

苏轼的诗

相关推荐

次韵柳通叟寄王文通

〔宋代〕黄庭坚

故人昔有凌云赋,何意陆沉黄绶间。

头白眼花行作吏,儿婚女嫁望还山。

心犹未死杯中物,春不能朱镜里颜。

寄语诸公肯湔祓,割鸡令得近乡关。

次韵王定国扬州见寄

〔宋代〕黄庭坚

清洛思君昼夜流,北归何日片帆收?

未生白发犹堪酒,垂上青云却佐州!

飞雪堆盘脍鱼腹,明珠论斗煮鸡头。

平生行乐亦不恶,岂有竹西歌吹愁?

次韵公实雷雨

〔宋代〕洪炎

惊雷势欲拔三山,急雨声如倒百川。

但作奇寒侵客梦,若为一震静胡烟。

田园荆棘漫流水,河洛腥膻今几年。

拟叩九关笺帝所,人非大手笔非椽。

次汝中寄河南陈赞府

〔唐代〕王昌龄

汝山方联延,伊水才明灭。

遥见入楚云,又此空馆月。

纷然驰梦想,不谓远离别。

京邑多欢娱,衡湘暂沿越。

明湖春草遍,秋桂白花发。

岂唯长思君,日夕在魏阙。

次韵送陆文顺佥宪

〔明代〕王守仁

贵阳东望楚山平,无奈天涯又送行。

杯酒豫期倾盖日,封书烦慰倚门情。

心驰魏阙星辰迥,路绕山乡草木荣。

京国交游零落尽,空将秋月寄猿声。

次韵昌叔咏尘

〔宋代〕王安石

尘土轻扬不自持,纷纷生物更相吹。

翻成地上万烟雾,散在人间要路岐。

一世竞驰甘睬目,几家清坐得轩眉。

超然只有江湖上,还见波涛恐我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