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边词二首·其二》延续了前首的创作主题,以简练笔法展现中唐边塞的和平景象。首句"箭利弓调"突出唐军武备精良,次句"不敢近东行"彰显威慑之力,后两句以"浑无事"与"平安火"的日常图景,展现边疆难得的安宁氛围。全诗语言平实却意蕴深厚,通过战备与和平的辩证关系,折射出诗人对"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军事智慧的赞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穷边词二首·其二
箭利弓调四镇兵,蕃人不敢近东行。
沿边千里浑无事,唯见平安火入城。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穷边词二首·其二》此诗与前首同为姚合任武功主簿时所作,反映元和年间(806-820)唐王朝与吐蕃势力此消彼长的历史背景。诗中"四镇"指安西、北庭等西北军镇,"平安火"是唐代边塞夜间报平安的烽火信号。诗人通过这两个典型意象,既表现边疆守备体系的完善,又暗示中央对西域控制力的恢复。这种对和平边塞的书写,突破了盛唐边塞诗的悲壮传统,展现了中唐诗人面对历史新局面的观察与思考。
翻译注释
翻译
西域四镇的战士调弓试箭,蕃人不敢靠近东边来侵犯。
千里边防线上都平安无事,平安烽火一站站传入京城。
注释
(1)箭利弓调:使箭利把弓调。
(2)四镇:据《唐书·陆挚》略云:四镇指“朔方、泾原、陇右、河东四节度。”又唐时称龟兹、于阗、焉耆、疏勒为西域四镇。
(3)蕃人:中国古代对外族或异国人的泛称。蕃:通“ 番 ”。
(4)近东行:指相对于四镇东西两边来说的。西边为少数民族,东边为唐帝国。
(5)沿边:靠近边境一带。
(6)浑:全,全然。
(7)无事:平安无事。
(8)平安火:唐代每三十里置一堠,每日初夜举烽火报无事,谓之“平安火”。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姚合的诗
相关推荐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召南·甘棠
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
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
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说。
剑门
唯天有设险,剑门天下壮。
连山抱西南,石角皆北向。
两崖崇墉倚,刻画城郭状。
一夫怒临关,百万未可傍。
珠玉走中原,岷峨气凄怆。
三皇五帝前,鸡犬各相放。
后王尚柔远,职贡道已丧。
至今英雄人,高视见霸王。
并吞与割据,极力不相让。
吾将罪真宰,意欲铲叠嶂!
恐此复偶然,临风默惆怅。
艳歌行
翩翩堂前燕,冬藏夏来见。
兄弟两三人,流宕在他县。
故衣谁当补,新衣谁当绽?
赖得贤主人,览取为吾䋎。
夫婿从门来,斜柯西北眄。
语卿且勿眄,水清石自见。
石见何累累,远行不如归。
题杨次公春兰
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
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
丹青写真色,欲补离骚传。
对之如灵均,冠佩不敢燕。
赋得清如玉壶冰
玉壶何用好,偏许素冰居。
未共销丹日,还同照绮疏。
抱明中不隐,含净外疑虚。
气似庭霜积,光言砌月馀。
晓凌飞鹊镜,宵映聚萤书。
若向夫君比,清心尚不如。
咏庭梅寄人
早花常犯寒,繁实常苦酸。
何事上春日,坐令芳意阑。
夭桃定相笑,游妓肯回看?
君问调金鼎,方知正味难。
菩萨蛮·越梅半拆轻寒里
越梅半拆轻寒里,冰清淡薄笼蓝水。暖觉杏梢红,游丝狂惹风。
闲阶莎径碧,远梦犹堪惜。离恨又迎春,相思难重陈。
京口闲居寄京洛友人
吴门烟月昔同游,枫叶芦花并客舟。
聚散有期云北去,浮沈无计水东流。
一尊酒尽青山暮,千里书回碧树秋。
何处相思不相见,凤城龙阙楚江头。
承闻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十二首·其六
英雄见事若通神,圣哲为心小一身。
燕赵休矜出佳丽,宫闱不拟选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