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早秋

〔唐代〕子兰

风舞槐花落御沟,终南山色入城秋。

门门走马徵兵急,公子笙歌醉玉楼。

长安早秋拼音版

chángānzǎoqiū
fēnghuáihuāluògōuzhōngnánshānchéngqiū
ménménzǒuzhēngbīnggōngshēngzuìlóu

作者介绍

子兰(生卒年不详),唐代诗僧,唐昭宗朝(889-904年间)曾任文章供奉,赐紫袈裟,是少数有官衔的宫廷诗僧。其诗多为咏物、写景与抒怀之作,语言清丽,意境深远,部分作品流露出身世之感与故国之思。《全唐诗》存其诗一卷,计26首。子兰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长安夜访澈上人

〔唐代〕李郢

关西木落夜霜凝,乌帽闲寻紫阁僧。

松迥月光先照鹤,寺寒沟水忽生冰。

琤琤晓漏喧秦禁,漠漠秋烟起汉陵。

闻说天台旧禅处,石房独有一龛灯。

长安道

〔明代〕李时行

帝京三月时,香尘暗天起。

游丝捲落花,飞入千门里。

甘泉绕建章,大道覆垂杨。

雕阑锦榭遥相望,莺歌燕舞断人肠。

断人肠,复那许,愁杀娼家女。

妆成起立看红雨,斜倚银屏黯不语。

长安明月篇

〔明代〕屠隆

长安明月正秋宵,桂树扶疏香不销。

初悬碧海生华屋,渐转朱城隐丽谯。

白露玉盘流素液,丹霞宝镜拂轻绡。

明浮汉殿凉仙掌,暗入秦楼湿紫箫。

魄满中秋天浩荡,光圆三五夜迢遥。

参差玉叶披香树,宛转金波太液桥。

披香太液纷相属,玉叶金波寒蔌蔌。

万户平临不夜城,六街尽在清凉国。

洞庭湖中木叶稀,姑苏台上城乌宿。

灵妃鼓瑟湘江头,神女弄珠汉水曲。

朱弦的的泛崇兰,翠袖娟娟映修竹。

既从天汉掩疏星,亦与君王代银烛。

君王对此秋漫漫,龙楼鱼钥开长安。

闪闪鸳鸯香雾绕,溶溶干鹊玉华漙。

风飘绰约双鬟女,花近葳蕤七宝栏。

新出蛾眉插正似,圆来娇面借同看。

昭阳粉黛生香暖,长信梧桐照影寒。

飞燕单衫初舞罢,班姬双泪欲啼干。

自以光辉荐寒暖,每逢佳节助悲欢。

有时照入空闺里,萧瑟流黄夜惊起。

能于瓦上白如霜,复遣床前凉似水。

情到鸾笺泪万行,梦回鸳帐人千里。

有时照向边塞头,黄沙茫茫白草秋。

已伤长夜吹边穟,又奈寒光照戍楼。

归兴三秋度辽水,愁心一夜满并州。

古来一片长安月,对之万种人情别。

月圆月缺如循环,秋去秋来无断绝。

遂令皎皎地上霜,都作星星鬓边雪。

从他人世换春秋,不向中天数圆缺。

且因光景及芳年,乘兴先开歌舞筵。

同酬彩笔邀希逸,自举金杯呼谪仙。

佳会于人既不易,良宵顾影亦堪怜。

兴来坐到星河晓,醉后还操《明月篇》。

最爱《霓裳羽衣》曲,乘风便欲问婵娟。

长安道

〔元代〕钱惟善

车马如流水,楼台结彩虹。

王孙来戚里,豪士遇扶风。

不睹衣冠盛,空闻意气雄。

鸢肩亦何事,日暮醉新丰。

长安书情投知己

〔唐代〕李频

陕服因诗句,从容已半年。

一从归阙下,罕得到门前。

每候朝轩出,常看列宿悬。

重投期见奖,数首果蒙传。

转觉功宜倍,兼令住更坚。

都忘春暂醉,少省夜曾眠。

烦暑灯谁读,孤云业自专。

精华搜未竭,骚雅琢须全。

此事勤虽过,他谋拙莫先。

槐街劳白日,桂路在青天。

取第殊无序,还乡可有缘。

旅情长越鸟,秋思几秦蝉。

月色千楼满,砧声万井连。

江山阻迢递,时节暗推迁。

道即穷通守,才应始末怜。

书绅相戒语,藏箧赠行篇。

致主当齐圣,为郎本是仙。

人心期际会,凤翼许迁延。

毕竟良图在,何妨逸性便。

幽斋中寝觉,珍木正阴圆。

隐几闲瞻夜,临云兴渺然。

五陵供丽景,六义动花笺。

倘与潜生翼,宁非助化权。

免教垂素发,归种海隅田。

长安道中·其二

〔明代〕张嗣纲

独跨征鞍万里归,彭城巉崄不胜悲。

阴多白日迷歧路,露暗黄昏失霸矶。

薄暮每愁风扑面,夜寒犹苦雪侵衣。

马蹄踯躅危桥下,月断云端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