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该诗是中唐山水诗的千古绝唱,以极致简练的笔法构建孤绝之境。全诗仅二十字,"千山鸟飞绝"写宇宙的空寂,"万径人踪灭"绘人世的荒寒,"孤舟蓑笠翁"突显微小存在,"独钓寒江雪"定格永恒画面。诗人运用"远—近"、"大—小"的极端对比,将自我形象融入广漠自然,语言凝练如刀刻,意境清冷似水墨,创造了中国诗歌史上最富哲学意味的"钓雪"意象,展现贬谪文人的精神孤高。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江雪》此诗作于元和二年(807年),柳宗元贬谪永州司马期间。参与"永贞革新"失败后,诗人身处"僇人"困境,借湘江雪景寄托傲岸情怀。诗中"独钓"的老翁形象,既是其政治孤独的隐喻,也是对抗命运的精神象征。作品诞生于中唐党争激烈时期,以极简笔墨完成对贬谪体验的美学升华,影响了后世文人画的"寒江独钓"主题,成为士人气节的经典艺术表达。
翻译注释
翻译
所有的山上,飞鸟的身影已经绝迹,所有道路都不见人的踪迹。
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着蓑笠的老翁,独自在大雪覆盖的寒冷江面上垂钓。
注释
(1)绝:无,没有。
(2)万径:虚指,指千万条路。
(3)人踪:人的脚印。
(4)孤:孤零零。
(5)蓑笠:蓑衣和斗笠。蓑:古代用来防雨的衣服;笠:古代用来防雨的帽子,用竹篾编成。
(6)独:独自。
全文拼音版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作者介绍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人,世称“柳河东”。与韩愈共倡古文运动,同列“唐宋八大家”。其文峭拔峻洁,寓言、山水游记尤佳,代表作《捕蛇者说》《小石潭记》等揭露时弊,寄寓孤愤。因参与“永贞革新”被贬永州、柳州,故又称“柳柳州”。诗亦清峻,与刘禹锡并称“刘柳”。其哲学著作《天说》等体现唯物主义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关推荐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忆江南·江南好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乞巧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