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亭

〔唐代〕李商隐

此夜西亭月正圆,疏帘相伴宿风烟。

梧桐莫更翻清露,孤鹤从来不得眠。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此夜西亭月正圆,疏帘相伴宿风烟。

今夜崇让宅内的西亭明月正圆,稀疏的帘子相伴我住宿风尘雾烟。

梧桐莫更翻清露,孤鹤从来不得眠。

梧桐叶落下不要再翻动清秋时节的寒露,形影相单的孤鹤本来就无法安眠。

注释

(1)西亭:洛阳崇让宅是王茂元旧居,有东亭、西亭。

(2)疏帘:轻而薄的帘幔。

(3)风烟:风尘。

(4)梧桐:枚乘《七发》:“龙门之桐,高百尺而无枝,其根半死半生。”李商隐《上河东公启》:“某悼伤以来,光阴未几。梧桐半死,才有述哀。”寓悼亡之意。

(5)清露:清彻晶莹的露水。

(6)孤鹤:诗人自喻。

西亭拼音版

西tíng
西tíngyuèzhèngyuánshūliánxiāngbàn宿fēngyān
tónggèngfānqīngcóngláimián

作品简介

《西亭》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为悼念亡妻所作,诗以圆月衬托愁人,引发诸般凄惶,丧妻之后的诗人如“孤鹤”般孤独凄凉,其情可想可感,是一篇真情流露之作。

创作背景

大中五年(851)秋末,李商隐应梓州刺史柳仲郢招聘,由长安经洛阳回郑州料理家事,准备赴任。此诗即作于是时。妻子去世后,李商隐大部分时间是在洛阳王茂元旧宅度过的,他的悼亡诗也大多是在这个时期创作的。崇让宅有亭榭曲池,茂林修竹,诗人或睹物思人,或月夜徘徊,自然会引发低回绵长的诗情。比如同时写的《夜冷》:“树绕池宽月影多,村砧坞笛隔风萝。西亭翠被余香薄,一夜将愁向败荷。”和《西亭》这首七绝实为姊妹篇。

作者介绍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晚唐杰出诗人,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其诗构思精密,语言瑰丽,善用典故与象征,开创“朦胧诗风”,与杜牧并称“小李杜”。代表作《无题》《锦瑟》《夜雨寄北》等情感深挚,含蓄隐晦。因卷入“牛李党争”而仕途坎坷,终生潦倒。诗作多抒写个人失意与时代苦闷,七律成就尤高,对宋代西昆体及后世诗歌影响深远。李商隐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沧浪亭

〔宋代〕欧阳修

子美寄我沧浪吟,邀我共作沧浪篇。

沧浪有景不可到,使我东望心悠然。

荒湾野水气象古,高林翠阜相回环。

新篁抽笋添夏影,老蘖乱发争春妍。

水禽闲暇事高格,山鸟日夕相呼喧。

不知此地几兴废,仰视乔木皆苍烟。

堪嗟人迹到不远,虽有来路曾无缘。

穷奇极怪谁似子,搜索幽隐探神仙。

初寻一迳入蒙密,豁目异境无穷边。

风高月白最宜夜,一片莹净铺琼田。

清光不辨水与月,但见空碧涵漪涟。

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祗卖四万钱。

又疑此境天乞与,壮士憔悴天应怜。

鸱夷古亦有独往,江湖波涛渺翻天。

崎岖世路欲脱去,反以身试蛟龙渊。

岂如扁舟任飘兀,红蕖渌浪摇醉眠。

丈夫身在岂长弃,新诗美酒聊穷年。

虽然不许俗客到,莫惜佳句人间传。

溪亭

〔宋代〕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南亭偶题

〔唐代〕许浑

城下水萦回,潮冲野艇来。

鸟惊山果落,龟泛绿萍开。

白首书千卷,朱颜酒一杯。

南轩自流涕,不是望燕台。

洗脚亭

〔唐代〕李白

白道向姑熟,洪亭临道傍。

前有昔时井,下有五丈床。

樵女洗素足,行人歇金装。

西望白鹭洲,芦花似朝霜。

送君此时去,回首泪成行。

梦赏心亭

〔宋代〕刘克庄

梦与诸贤会赏心,恍然佳日共登临。

酒边多说乌衣事,曲里犹残玉树音。

江水淮山明历历,孙陵晋庙冷沉沉。

晓钟呼觉俱忘却,独记千门柳色深。

重题郑氏东亭

〔唐代〕杜甫

华亭入翠微,秋日乱清晖。

崩石欹山树,清涟曳水衣。

紫鳞冲岸跃,苍隼护巢归。

向晚寻征路,残云傍马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