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萱草栏干

〔宋代〕晁端礼

萱草栏干,榴花庭院。悄无人语重帘卷。屏山掩梦不多时,斜风雨细江南岸。

昼漏初传,林莺百啭。日长暗记残香篆。洞房消息有谁知,几回欲问梁间燕。

原文翻译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萱草栏干,榴花庭院。悄无人语重帘卷。屏山掩梦不多时,斜风雨细江南岸。

栏干边种着萱草,庭院里开着石榴花。四下静悄悄的,没人说话,层层的帘子被卷了起来。屏风掩着朦胧的梦境,没一会儿,江南岸边就飘起了斜斜的细雨,刮起了细细的风。

昼漏初传,林莺百啭。日长暗记残香篆。洞房消息有谁知,几回欲问梁间燕。

白天的漏刻刚刚传来计时的声响,林中的黄莺婉转鸣叫了许久。漫长的白日里,暗暗记着那烧剩的篆字形香的痕迹。深闺里的消息有谁能知晓呢,好几次都想问问梁上栖息的燕子。

注释

(1)萱草:即黄花菜。夏秋开花。古人以为能使人忘忧。

(2)屏山:画有山峦的屏风。

(3)香篆:焚香出烟袅袅如篆字。

(4)洞房消息:内室中的动静。

踏莎行·萱草栏干拼音版

suōxíng··xuāncǎolángān
xuāncǎolángānliúhuātíngyuànqiǎorénchóngliánjuǎnpíngshānyǎnmèngduōshíxiéfēngjiāngnánàn
zhòulòuchūchuánlínyīngbǎizhuànchángàncánxiāngzhuàndòngfángxiāoyǒushuízhīhuíwènliángjiānyàn

作品简介

《踏莎行·萱草栏干》是北宋词人晁端礼的词作。这首词写一侍女,夏梦片刻,醒后犹细味梦中江南游程,但漏传莺啭,不禁又挂念需在炉中添香。而主人室内动静如何,则颇费猜疑。全词表现人物内心的寂寞无聊,婉转含蓄,细致入微。

作者介绍

晁端礼(1046—1113),字次膺,北宋词人。澶州清丰(今属河南)人,徙家彭门。熙宁六年(1073年)进士,官至大晟府按协声律。其词多咏物、颂圣,风格婉约,音律谐婉,为北宋大晟词派重要作家。著有《闲适集》,已佚,今存《闲斋琴趣外篇》。晁端礼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踏莎行·候馆梅残

〔宋代〕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踏莎行·小径红稀

〔宋代〕晏殊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踏莎行·郴州旅舍

〔宋代〕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踏莎行·杨柳回塘

〔宋代〕贺铸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踏莎行·雪似梅花

〔宋代〕吕本中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恼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月。

记得去年,探梅时节。老来旧事无人说。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

踏莎行·题草窗词卷

〔宋代〕王沂孙

白石飞仙,紫霞凄调。断歌人听知音少。几番幽梦欲回时,旧家池馆生青草。

风月交游,山川怀抱。凭谁说与春知道。空留离恨满江南,相思一夜苹花老。

踏莎行·二社良辰

〔宋代〕陈尧佐

二社良辰,千秋庭院。翩翩又见新来燕。凤凰巢稳许为邻,潇湘烟暝来何晚。

乱入红楼,低飞绿岸。画梁时拂歌尘散。为谁归去为谁来,主人恩重珠帘卷。

踏莎行·赋稼轩集经句

〔宋代〕辛弃疾

进退存亡,行藏用舍。小人请学樊须稼。衡门之下可栖迟,日之夕矣牛羊下。

去卫灵公,遭桓司马。东西南北之人也。长沮桀溺耦而耕,丘何为是栖栖者。

踏莎行·碧海无波

〔宋代〕晏殊

碧海无波,瑶台有路。思量便合双飞去。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

绮席凝尘,香闺掩雾。红笺小字凭谁附。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踏莎行·水绕孤村

〔近代〕吕碧城

水绕孤村,树明残照,荒凉古道秋风早。今宵何处驻征鞍,一鞭遥指青山小。

漠漠长空,离离衰草,欲黄重绿情难了。韶华有限恨无穷,人生暗向愁中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