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唐代〕王维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作品简介

《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分三层:首联写早朝前的准备;中间二联写早朝的威仪;尾联写早朝后的行动。这首诗利用细节描写和场景渲染,描绘了大明宫早朝时庄严华贵的气氛与皇帝的尊贵与威严。作为和诗,此诗不和韵,只和其意,用语堂皇,造句伟丽,格调和谐,独具特色。

创作背景

贾至(718—772),唐代官员,曾在朝任中书舍人,写过一首《早朝大明宫》,当时颇为人注目。杜甫、岑参、王维等人都曾作诗相和,《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此诗即为其中的一篇和诗。

翻译注释

翻译

戴着红巾的卫士在宫门报晓,尚衣官员向天子进上绣着翠云的皮袍。

层层叠叠的宫殿如九重天门迤逦打开,异邦万国的使臣一齐向着皇帝跪见朝拜。

日色刚刚照临到殿堂,仪仗已排列成扇形屏障。御炉中香烟袅袅,缭绕着天子的龙袍浮动飘忽。

早朝过后中书省的官员退到凤凰池上,用五色彩纸起草皇上的诏书。

注释

(1)舍人:即中书舍人,时贾至任此职。

(2)大明宫:宫殿名,在长安禁苑南。

(3)绛帻:用红布包头似鸡冠状。

(4)鸡人:古代宫中,于天将亮时,有头戴红巾的卫士,于朱雀门外高声喊叫,好像鸡鸣,以警百官,故名鸡人。

(5)晓筹:即更筹,夜间计时的竹签。

(6)尚衣:官名。隋唐有尚衣局,掌管皇帝的衣服。

(7)翠云裘:饰有绿色云纹的皮衣。

(8)九天:极言天之崇高广阔。古人认为天有九野、九重。此处借指帝宫。

(9)阊阖:天门,此处指皇宫正门。

(10)衣冠:指文武百官。

(11)冕旒:古代帝王、诸侯及卿大夫的礼冠。旒,冠前后悬垂的玉串,天子之冕十二旒。这里指皇帝。

(12)仙掌:掌为掌扇之掌,也即障扇,宫中的一种仪仗,用以蔽日障风。

(13)衮龙:犹卷龙,指皇帝的龙袍。

(14)浮:指袍上锦绣光泽的闪动。

(15)裁:拟写。

(16)五色诏:用五色纸所写的诏书。

(17)凤池:指凤凰池。

全文拼音版

jiǎshèrénzǎocháomínggōngzhīzuò
jiàngrénbàoxiǎochóushàngfāngjìncuìyúnqiú
jiǔtiānchāngkāigōng殿diànwànguóguānbàimiǎnliú
cáilínxiānzhǎngdòngxiāngyānbànggǔnlóng
cháocáizhàopèishēngguīdàofèngchítóu

作者介绍

王维(701—761),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盛唐著名诗人、画家,被誉为“诗佛”。祖籍山西祁县,生于蒲州(今山西永济)。其诗以山水田园见长,清新空灵,融禅意于自然,如《山居秋暝》《鹿柴》等。精通音律,擅画水墨,开创“文人画”传统,苏轼赞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官至尚书右丞,晚年隐居辋川,半官半隐,将诗、画、禅融为一体,对后世影响深远。

王维的诗

相关推荐

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其二

〔宋代〕欧阳修

汉宫有佳人,天子初未识。

一朝随汉使,远嫁单于国。

绝色天下无,一失难再得。

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

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

汉计诚已拙,女色难自夸。

明妃去时泪,洒向枝上花。

狂风日暮起,飘泊落谁家。

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东风当自嗟。

和周秀实田家行

〔宋代〕王庭珪

旱田气逢六月尾,天公为叱群龙起。

连宵作雨知丰年,老妻饱饭儿童喜。

向来辛苦躬锄荒,剜肌不补眼下疮。

先输官仓足兵食,馀粟尚可瓶中藏。

边头将军耀威武,捷书夜报擒龙虎。

便令壮士挽天河,不使腥膻污后土。

咸池洗日当青天,汉家自有中兴年。

大臣鼻息如雷吼,玉帐无忧方熟眠!

和答元明黔南赠别

〔宋代〕黄庭坚

万里相看忘逆旅,三声清泪落离觞。

朝云往日攀天梦,夜雨何时对榻凉。

急雪脊令相并影,惊风鸿雁不成行。

归舟天际常回首,从此频书慰断肠。

和卢侍御通塘曲

〔唐代〕李白

君夸通塘好,通塘胜耶溪。

通塘在何处,远在寻阳西。

青萝袅袅挂烟树,白鹇处处聚沙堤。

石门中断平湖出,百丈金潭照云日。

何处沧浪垂钓翁,鼓棹渔歌趣非一。

相逢不相识,出没绕通塘。

浦边清水明素足,别有浣沙吴女郎。

行尽绿潭潭转幽,疑是武陵春碧流。

秦人鸡犬桃花里,将比通塘渠见羞。

通塘不忍别,十去九迟回。

偶逢佳境心已醉,忽有一鸟从天来。

月出青山送行子,四边苦竹秋声起。

长吟白雪望星河,双垂两足扬素波。

梁鸿德耀会稽日,宁知此中乐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