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上元月蚀

〔清代〕纳兰性德

瑶华映阙,烘散蓂墀雪。比拟寻常清景别,第一团圆时节。

影娥忽泛初弦,分辉借与宫莲。七宝修成合璧,重轮岁岁中天。

作品简介

《清平乐·上元月蚀》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词作。此词全用白描,不加雕琢。上片前二句描绘了月全蚀时所见的景象,后二句赞美其景象不比寻常,即由于月色不明,故使得宫中灯火反显出辉煌,如此美境就更富朦胧感、梦幻感。下片写月出蚀的情景,前二句写月蚀渐出呈现“初弦”之景,后二句写蚀出复圆。前后八句,写了月蚀的全过程及其不同的景象。

创作背景

关于此词的写作时间,一说作于康熙四年(1665),时年作者十岁。

翻译注释

翻译

月光映彻宫阙,照在长着瑞草的殿阶前,雪白一片。与寻常月夜之景不同,这是一年第一个月圆时节。

忽然,影娥池中倒映出的天空如同初弦新月一样暗淡无光,只能借助庭院里的盏盏莲花似的宫灯增添光辉,七种珍宝缀饰成一轮圆月,月亮轮廓外围的光圈年年都高悬天空。

注释

(1)烘:用火或蒸气使身体暖和或使物体变热、乾燥。

(2)雪:天空中飘落的白色结晶体,多为六角形,是天空中的水蒸气冷至摄氏零度以下凝结而成。

(3)比拟:比较、对照。

(4)寻常:平常、普通。

(5)清景:清光。晋·葛洪《抱朴子·广譬》:“三辰蔽于天,则清景暗于地。”又三国曹植《公宴》:“明月澄清景,列宿正参差。”

(6)第一团圆时节:一年当中的第一次月圆。

(7)影娥:即影娥池,汉代未央宫中池名。此池本凿以为玩月,后代指清可鉴月的水池。《三辅黄图·未央宫》:“影娥池,武帝凿以玩月。其旁起望鹄台,以眺月影入池中,亦曰眺蟾台。”

(8)初弦:上弦月,指阴历每月初七八的月亮。其时月如弓弦,故称。

(9)宫莲:莲花瓣的美称,这里指宫灯。

(10)七宝:古代民间传说,月由七宝合成。唐·段成式《酉阳杂坦·天咫》:“君知月乃七宝合成乎,月势如丸,其影日烁其凸处也,常有八万二千户修之。”

(11)合璧:两个半璧合成一圆形,称之为合璧。 南朝梁·江淹《丽色赋》:“赏以双珠,赐以合璧。”

(12)重轮:月亮周围光线经云层冰晶折射而形成的光圈,古代以为祥瑞之象。

(13)中天:高空中、当空。《列子·周穆王》:“王执化人之袪,腾而上者,中天迺止。”唐·杜甫《后出塞》诗:“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

全文拼音版

qīngpíng··shàngyuányuèshí
yáohuáyìngquēhōngsànmíngchíxuěxúnchángqīngjǐngbiétuányuánshíjié
yǐngéfànchūxiánfēnhuījiègōngliánbǎoxiūchéngzhònglúnsuìsuìzhōngtiān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著名词人,满洲正黄旗人。其词哀感顽艳,真挚自然,以小令见长,代表作《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人生若只如初见”、《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等广为传诵。出身显赫(大学士明珠长子),却厌弃权贵,多结交汉族文人。词风近南唐后主,王国维评其“北宋以来,一人而已”。英年早逝,有《饮水词》传世,为清代词坛巅峰。

纳兰性德的诗

相关推荐

清平乐·金风细细

〔宋代〕晏殊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

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清平乐·黄金殿里

〔宋代〕王观

黄金殿里,烛影双龙戏。劝得官家真个醉,进酒犹呼万岁。

折旋舞彻伊州。君恩与整搔头。一夜御前宣住,六宫多少人愁。

清平乐·候蛩凄断

〔宋代〕张炎

候蛩凄断,人语西风岸。月落沙平江似练,望尽芦花无雁。

暗教愁损兰成,可怜夜夜关情。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清平乐·烟深水阔

〔唐代〕李白

烟深水阔,音信无由达。唯有碧天云外月,偏照悬悬离别。

尽日感事伤怀,愁眉似锁难开。夜夜长留半被,待君魂梦归来。

清平乐·雪

〔宋代〕孙道绚

悠悠飏飏,做尽轻模样。半夜萧萧窗外响,多在梅边竹上。

朱楼向晓帘开,六花片片飞来。无奈熏炉烟雾,腾腾扶上金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