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北固山下

〔唐代〕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作品简介

《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诗人王湾的五言律诗,以精工对仗展现长江行旅的壮阔与乡思。首联"客路行舟"勾勒漂泊背景;颔联"潮平风正"的宏阔画面,暗含人生顺遂的祈愿;颈联"海日江春"的时空交融,被誉为"盛唐气象"的典型表达;尾联"乡书归雁"的典故化用,将个人情思升华为文化乡愁。全诗以"外-前-阔-悬-生-入-达-边"为空间脉络,体现初唐向盛唐过渡的诗歌特征。

创作背景

《次北固山下》此诗作于先天年间(712-713年)王湾游历吴越时。北固山(今江苏镇江)作为长江要塞,其"潮平岸阔"的景象触发诗人对洛阳故乡的思念。"海日残夜"的妙句被宰相张说题于政事堂,作为诗文范式,今镇江甘露寺碑廊存有多代书法家题写的诗碑。

翻译注释

翻译

郁郁葱葱的山外是旅客的道路,船行在绿水之间。

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

我的家书应该送到什么地方呢?北去的归雁啊,请给我捎回洛阳那边!

注释

(1)次:旅途中暂时停宿,这里是停泊的意思。

(2)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北,三面临水,倚长江而立。

(3)客路:行客前进的路。

(4)青山:指北固山。

(5)潮平两岸阔:潮水涨满时,两岸之间水面宽阔。

(6)风正一帆悬:顺风行船,风帆垂直悬挂。风正:风顺。悬:挂。

(7)海日:海上的旭日。

(8)生:升起。

(9)残夜:夜将尽之时。

(10)入:到。

(11)乡书:家信。

(12)归雁:北归的大雁。大雁每年秋天飞往南方,春天飞往北方。古代有用大雁传递书信的传说。

全文拼音版

běishānxià
qīngshānwàixíngzhōu绿shuǐqián
cháopíngliǎngànkuòfēngzhèngfānxuán
hǎishēngcánjiāngchūnjiùnián
xiāngshūchùguīyànluòyángbiān

作者介绍

王湾(693—751),号为德,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代诗人。玄宗先天年间进士,曾任荥阳主簿、洛阳尉等职。其诗传世虽少,但《次北固山下》"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被殷璠誉为"诗人已来,少有此句",堪称盛唐气象的经典写照。诗风壮阔高远,兼具时空哲理与山水意境,体现了唐诗由初唐向盛唐过渡的特征。《全唐诗》仅存其诗十首,然艺术成就卓然,作为开元时期重要诗人,对盛唐山水诗发展有一定影响。

王湾的诗

相关推荐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代〕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郑风·子衿

〔先秦〕诗经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秦风·蒹葭

〔先秦〕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代〕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渡荆门送别

〔唐代〕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