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二首·其二》是唐代诗人王昌龄边塞诗的代表作,为七言绝句。此诗以蒙太奇手法截取三个战场特写:首句"骝马白玉鞍"展现战前英姿,次句"沙场月色寒"突转战后苍凉;后两句"鼓声犹振"与"金刀血未干"的视听叠加,将瞬间的杀戮延展为永恒的艺术画面。全诗在"新跨"与"战罢"、"声犹振"与"血未干"的时空张力中,凝结了盛唐边塞诗"雄浑悲壮"的美学特质,明代陆时雍《诗镜总论》评其"风力遒劲,百炼钢化绕指柔"。
出塞二首·其二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乾。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据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推断,《出塞二首·其二》此诗作于开元十五年(727年)前后,时王昌龄游历河陇边塞。诗中"骝马"为西域良驹,"铁鼓"系唐代军中羯鼓,反映玄宗时期唐军与吐蕃的拉锯战况。此诗与《从军行》组诗共同构建了王昌龄"以景截情"的边塞诗范式,其"血未干"的细节描写,比岑参"风头如刀面如割"更显战场的残酷真实,展现了盛唐气象中潜藏的战争反思。
翻译注释
翻译
将军刚跨上配了白玉鞍的宝马出战,战斗结束后战场上只剩下凄凉的月色。
城头上的战鼓还在旷野里震荡回响,将军刀匣里的宝刀上的血迹仍然没乾。
注释
(1)骝马:黑鬣黑尾巴的红马,骏马的一种。
(2)新:刚刚。
(3)沙场:指战场。
(4)铁鼓:犹战鼓。
(5)震:响。
(6)金刀:指刀剑,泛指武器。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王昌龄的诗
相关推荐
出塞
飞蓬似征客,千里自长驱。
塞禽唯有雁,关树但生榆。
背山看故垒,系马识余蒲。
还因麾下骑,来送月支图。
出自蓟北门行
虏阵横北荒,胡星耀精芒。
羽书速惊电,烽火昼连光。
虎竹救边急,戎车森已行。
明主不安席,按剑心飞扬。
推毂出猛将,连旗登战场。
兵威冲绝幕,杀气凌穹苍。
列卒赤山下,开营紫塞旁。
孟冬沙风紧,旌旗飒凋伤。
画角悲海月,征衣卷天霜。
挥刃斩楼兰,弯弓射贤王。
单于一平荡,种落自奔亡。
收功报天子,行歌归咸阳。
出塞词
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度临洮。
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兵缺宝刀。
出居庸关
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出居庸关
居庸关上子规啼,饮马流泉落日低。
雨雪自飞千嶂外,榆林只隔数峰西。
出塞作
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
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
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
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姚。
出都二首·其二
历历兴亡败局棋,登临疑梦复疑非。
断霞落日天无尽,老树遗台秋更悲。
沧海忽惊龙穴露,广寒犹想凤笙归。
从教尽刬琼华了,留在西山尽泪垂。
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
我行日夜向江海,枫叶芦花秋兴长。
长淮忽迷天远近,青山久与船低昂。
寿州已见白石塔,短棹未转黄茅冈。
波平风软望不到,故人久立烟苍茫。
出还
昔出喜还家,今还独伤意。
入室掩无光,衔哀写虚位。
悽悽动幽幔,寂寂惊寒吹。
幼女复何知,时来庭下戏。
咨嗟日复老,错莫身如寄。
家人劝我餐,对案空垂泪。
出关
凭山俯海古边州,旆影翻飞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