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人们都认为孔子是大圣人,我也认为他是大圣人;人们都认为道教、佛教是异端,我也认为它们是异端。人们并非真的懂得什么大圣人与异端,因为他们是从父亲和师长的教导里听熟了的;父亲和师长并非真的懂得什么大圣人与异端,因为他们是从儒家先辈的教导里听熟了的;儒家先辈也并非真的懂得什么大圣人与异端,他们是因为孔子说过这样的话。孔子说“圣人那是我不能够达到的”,这是他的谦虚。孔子说“讨伐儒家以外的其它思想”,这一定指的是道教与佛教。
儒家先辈根据主观猜测而作出上面这些结论,父亲和师长承袭和述说这些话,后生晚辈盲目地听从这些话。众人之口说着一样的话,是不可能揭穿的;千年以来都是一样,人们自己都不知道。不说是“徒然无用地记诵孔子的话”,而说是“已经懂得了孔子这个人”;不说是“勉强把不懂当作懂”,而说是“懂了就是懂了”。到今天,即使有眼力,已没有什么用处了。
我是什么人呢?敢说自己有眼力?也只有跟随大家罢了。已经跟从众人而把孔子当作圣人,也就跟从众人而供奉孔子像,所以我跟随众人供奉孔子像于芝佛院。
注释
(1)芝佛院:湖北省麻城市东十五公里的一座佛院,李贽在此著书讲学十余年。
(2)老、佛:指道家与佛教。
(3)异端:不符合正统思想的观念和主张。这里指儒家以外的其他思想学说。
(4)儒先:儒家先辈。
(5)居谦:表示谦虚。
(6)攻:攻击,批判。
(7)亿度:猜测。亿,通“臆”,料想。
(8)小子:后生晚辈。
(9)矇聋:同“朦胧”。此句指盲目听从。
(10)知之为知之:《论语·为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里指出道学家们只取孔子原话的上半句,装得一切都“知”,实则是“强不知以为知”。
(11)目:这里指眼力,即明辨是非的能力。
(12)圣之:意为把孔子当作圣人。
(13)事之:此处指供奉孔子的佛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