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窗风雨夕

〔清代〕曹雪芹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

连宵霢霢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

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作品简介

《秋窗风雨夕》是清代小说家曹雪芹所作的古体诗,是《红楼梦》第四十五回林黛玉所作。全诗环绕着秋字,通过一系列秋天景物的淋漓渲染,展示了陷于恶劣环境的孤弱少女的满怀愁绪和无边伤感,从而预示她难以逃脱的悲剧前途。全诗可分为三大部分:一、开头四句,先写秋夜景物,再写秋风秋雨,造成一种“秋风秋雨愁煞人”的氛围,为主体部分的抒写作了环境铺垫。二、中间十二句,具体地细致地抒写孤寂凄苦的情怀。三、最后,通过彻夜未眠的诗人所见的晨景,抒发她对无休无止的悲剧的预感。全诗情景交融,景为情设,情因景生。

创作背景

曹雪芹将《秋窗风雨夕》写在了《红楼梦》第四十五回,第四十五回写到黛玉值秋分时节又犯了咳嗽病,一天比一天重。一日傍晚,突然变天,渐渐昏黑,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黛玉凄凄凉凉地拿起一本《乐府杂稿》来读,看了其中《秋闺怨》、《别离怨》之类的诗,不觉心有所感,于是摹拟唐代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的格调写成《代别离》(代为拟作之意)一首,名之为《秋窗风雨夕》。这首诗,细致地描写了一个风雨交加、悲凉凄惨的秋夜,形象地好发了林黛玉在封建贵族势力重压下深沉的怨恨和悲哀,反映出封建礼教给她造成的沉重的精神压力,以及她无法找到出路,也无力进行斗争的苦闷心情。

翻译注释

翻译

秋天花草凋零,微明的灯光使秋夜显得更加漫长。

已经觉得窗外是无尽的秋色,哪能忍受秋日的风雨使秋天更加凄凉。

秋天的风雨来的何其迅速,惊破了梦中的绿色。

怀着秋日的感伤无法入眠,向着屏风移动流泪的蜡烛。

晃动的烛焰点燃了短柄的灯台,牵动了愁怨和离别的情绪。

谁家的庭院没有秋风侵入,那里秋日的窗外没有雨声?

丝绸的被子无法抵挡秋风的力量,秋夜将尽的更漏声催来更急的雨声。

整夜连绵的秋雨,就像陪伴着即将离别的人哭泣。

庭院在秋日雨雾笼罩下更加萧条,窗前稀疏的竹叶上时有水珠滴落。

不知风雨何时才能停止,泪已经打湿了窗纱。

注释

(1)耿耿:微明的样子,也形容心中不宁。这里字面上是前一义,要表达的意思上兼有后一义。

(2)那堪:不堪。

(3)秋梦绿:秋天绿色的梦。初秋时,人在梦中还留着夏季草木葱茏的意象;待到被秋雨惊醒,才明白已到了草木枯黄的秋季。

(4)秋情:指秋天景象所引起的感伤情怀。

(5)秋屏:带上秋天色调的屏风。案:屏风的状态本与季节无关,所谓“秋屏”只是人的感觉。

(6)泪烛:融化的蜡脂如泪,故名。也是以物写人。

(7)摇摆:指烛焰晃动。

(8)爇:点燃。

(9)檠:烛台。

(10)动离情:触动了思乡的情绪。

(11)罗衾:丝绸面子的被褥。

(12)不奈:不耐,不能抵挡。

(13)残漏:夜里将尽的更漏声。

(14)连宵:整夜。

(15)霢霢:通“脉脉”,细雨连绵。

(16)飕飕:状声词,形容风声。

(17)寒烟:秋天的细雨或雾气。

(18)滴沥:水珠下滴。

全文拼音版

qiūchuāngfēng
qiūhuācǎndànqiūcǎohuánggěnggěngqiūdēngqiūcháng
juéqiūchuāngqiūjìnkānfēngzhùliáng
zhùqiūfēngláijīngqiūchuāngqiūmèng绿
bàoqiūqíngrěnmiánxiàngqiūpínglèizhú
lèizhúyáoyáoruòduǎnqíngqiānchóuzhàohèndòngqíng
shuíjiāqiūyuànfēngchùqiūchuāngshēng
luóqīnnàiqiūfēngcánlòushēngcuīqiū
liánxiāomàimàisōusōudēngqiánbànrén
hányānxiǎoyuànzhuǎnxiāotiáoshūzhúchuāngshí
zhīfēngshíxiūjiàolèichuāngshā湿shī

作者介绍

曹雪芹(1715—1763),名霑,字梦阮,号雪芹,清代伟大的小说家,祖籍辽阳,生于南京。出身显赫的江宁织造曹家,幼年经历家族衰败,晚年贫居北京西郊。以毕生心血创作《红楼梦》(又名《石头记》),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兴衰,展现封建社会的广阔画卷,塑造了宝玉、黛玉等经典形象。作品“字字看来皆是血”,融诗、词、曲、赋于一体,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

曹雪芹的诗

相关推荐

秋夜独坐

〔唐代〕王维

独坐悲双鬓, 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 灯下草虫鸣。

白发终难变, 黄金不可成。

欲知除老病, 唯有学无生。

秋怀二首·其二

〔宋代〕黄庭坚

茅堂索索秋风发,行绕空庭紫苔滑。

蛙号池上晚来雨,鹊转南枝夜深月。

翻手覆手不可期,一死一生交道绝。

湖水无端浸白云,故人书断孤鸿没。

秋寄从兄贾岛

〔唐代〕无可

螟虫喧暮色,默思坐西林。

听雨寒更彻,开门落叶深。

昔因京邑病,并起洞庭心。

亦是吾兄事,迟回共至今。

秋露

〔唐代〕雍陶

白露暧秋色,月明清漏中。

痕沾珠箔重,点落玉盘空。

竹动时惊鸟,莎寒暗滴虫。

满园生永夜,渐欲与霜同。

秋夜山居二首

〔唐代〕施肩吾

【其一】

幽居正想餐霞客,夜久月寒珠露滴。

千年独鹤两三声,飞下岩前一声柏。

【其二】

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织新雪。

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