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归夏口

〔唐代〕贯休

雁雁叶纷纷,行人岂易闻。

千山与万水,何处更逢君?

貌不长如玉,人生祗似云。

倘经三祖寺,一为礼龛坟。

作品简介

《送人归夏口》是唐代诗僧贯休的一首送别诗。此诗以秋景起兴,借“雁雁叶纷纷”的萧瑟意象烘托离情,表达对友人远行的不舍与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千山与万水,何处更逢君”道尽别后难再相见的怅惘,“人生只似云”则暗含佛家“世事无常”的哲思。尾联提及“三祖寺”,既点明友人归途所经之地,亦寄托诗人方外之人的禅意。全诗语言简淡,意境空灵,在送别题材中别具超脱之气。

翻译注释

翻译

大雁南飞,落叶纷飞,远行的人啊,你能否听到我的声音?

千山万水相隔,我们何时才能再相逢?

容颜终难永驻如玉,人生飘忽如浮云。

倘若你途经三祖寺,请替我向祖师的法龛焚香礼敬。

注释

(1)夏口:古地名,今湖北武汉武昌一带,唐代为长江重要渡口。

(2)雁雁叶纷纷:以“雁南飞”和“落叶”点明秋日离别场景,雁群象征远行,落叶烘托萧瑟。

(3)行人岂易闻:反问句,表达对友人渐行渐远、音讯难通的忧虑。

(4)貌不长如玉:化用《古诗十九首》“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之意,感叹青春易逝。

(5)人生只似云:借用佛教“无常”观,比喻人生如浮云聚散无定。

(6)三祖寺:禅宗三祖僧璨的道场,在今安徽天柱山,贯休作为僧人,以此寄托方外之情。

(7)礼龛坟:指向祖师的墓塔或佛龛行礼,暗含诗人对佛法因缘的虔信。

全文拼音版

sòngrénguīxiàkǒu
yànyànfēnfēnxíngrénwén
qiānshānwànshuǐchùgèngféngjūn
màozhǎngrénshēngzhīshìyún
tǎngjīngsānwèikānfén

作者介绍

贯休(832—913),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人,唐末五代著名诗僧。七岁出家,云游四方,晚年入蜀,受蜀主王建礼遇,赐号"禅月大师"。其诗奇崛险怪,多讽喻时政,反映乱世民生,代表作《少年行》《献钱尚父》等。工书善画,所绘罗汉像"庞眉大目"独具风格。著有《禅月集》,存诗七百余首,诗风在晚唐独树一帜,与齐己并称"释门二杰",对宋代诗僧影响深远。

贯休的诗

相关推荐

送浑将军出塞

〔唐代〕高适

将军族贵兵且强,汉家已是浑邪王。

子孙相承在朝野,至今部曲燕支下。

控弦尽用阴山儿,登阵常骑大宛马。

银鞍玉勒绣蝥弧,每逐嫖姚破骨都。

李广从来先将士,卫青未肯学孙吴。

传有沙场千万骑,昨日边庭羽书至。

城头画角三四声,匣里宝刀昼夜鸣。

意气能甘万里去,辛勤判作一年行。

黄云白草无前后,朝建旌旄夕刁斗。

塞下应多侠少年,关西不见春杨柳。

从军借问所从谁,击剑酣歌当此时。

远别无轻绕朝策,平戎早寄仲宣诗。

送人

〔唐代〕杜牧

鸳鸯帐里暖芙蓉,低泣关山几万重。

明镜半边钗一股,此生何处不相逢。

送郑司仓入蜀

〔唐代〕卢照邻

离人丹水北,游客锦城东。

别意还无已,离忧自不穷。

陇云朝结阵,江月夜临空。

关塞疲征马,霜氛落早鸿。

潘年三十外,蜀道五千中。

送君秋水曲,酌酒对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