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山中吊二公子四首·其三
密公高弟子,少亦不碌碌。
所以兹山中,接踵来耆宿。
记得甲申年,曾赋新蒲绿。
一朝荷徵书,夜猿厌空谷。
欲称大薙师,新著朝天录。
痛绝诸葛儿,随车遭迫促。
白圭险被污,素丝危见辱。
高厚所照临,誓难负幽独。
幸得脱身还,有泪已万斛。
终身西向戒,岂以长斋赎。
空门亦易腥,殆哉此孤躅。
方叹中司言,前知良以卓。
太白山中吊二公子四首·其三拼音版
太白山中吊二公子四首·其三
密公高弟子,少亦不碌碌。
所以兹山中,接踵来耆宿。
记得甲申年,曾赋新蒲绿。
一朝荷徵书,夜猿厌空谷。
欲称大薙师,新著朝天录。
痛绝诸葛儿,随车遭迫促。
白圭险被污,素丝危见辱。
高厚所照临,誓难负幽独。
幸得脱身还,有泪已万斛。
终身西向戒,岂以长斋赎。
空门亦易腥,殆哉此孤躅。
方叹中司言,前知良以卓。
作者介绍
全祖望(1705—1755),字绍衣,号谢山,浙江鄞县人。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乾隆元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因受排挤辞官归里,专心著述。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于南明史研究用力尤深,续修《宋元学案》,并七校《水经注》。其文史料翔实,情辞并茂。著有《鲒埼亭集》。全祖望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山中
爱山却把图书卖,嗜酒空教僮仆赊。
只向阶前便渔钓,那知枕上有云霞。
暗泉出石飞仍咽,小径通桥直复斜。
窗竹未抽今夏笋,庭梅曾试当年花。
姓名未及陶弘景,髭鬓白于姜子牙。
松月水烟千古在,未知终久属谁家。
我从山中游
我从山中游,归来林壑暝。
涧水冻不流,月出四山静。
柴扉不敢敲,恐惊孤鹤醒。
徘徊踏明月,倚杖看松影。
姚子章人回知骑从在杭即欲渡江一见递中得书闻已归玉山中遂成怅然因寄
闻住西湖十日还,冷泉亭下水潺湲。
钱塘东去直到海,于越南来总是山。
情逐断猿明月夜,兴随孤鸟白云间。
玉山池馆花无数,应待幽人一破颜。
山中夜坐
寒滩远嘶月,遗响到岩壁。
悠悠千古心,悄悄一卷易。
灯微夜气分,星冷山露滴。
危坐独何为,人间睡方黑。
山中赠友人
情性各有营,繄予在山水。
昔出暂相违,今兹返桑里。
鲈鳜正鲜肥,扁舟自能理。
与君衡门下,行歌互相倚。
下渚乱凫飞,湖中夕风起。
武夷山中四首·其二
余昔隐屏西,乘闲卧幽栖。
岩花雪端发,野鸟林际啼。
仙掌神所刓,石崖天与齐。
月华结清梦,啁哳闻金鸡。
次韵董叔宏山中有感
山中行乐处,百感上心来。
宿雾扫不去,好风吹自开。
岩花新得句,野水莫添杯。
不尽登临兴,扁舟棹月回。
遁迹山中日有幽事因即涧沐云卧草栖木食为四题与子中兄子彦弟同赋以自释涧沐
涧沐爱深冷,晨光净如练。
日出发未晞,白云满吾面。
客珠崖怀罗浮寄山中诸子三十韵·其十三
一钵雕胡七碗茶,衲僧随分有生涯。
摩醯顶上开新眼,香象云中瘗旧牙。
结社更思修白业,还山不拟煮黄芽。
庵西道者如相问,宕子年来解破家。
约徐云屿游山中
曾拟幽寻采蕙蘅,开樽奈有主人争。
明朝重约呼猿鹤,到处云山得散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