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筝》是唐代诗人张祜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首联勾勒出琴女轻盈下楼、皓腕微露曼妙姿态;颔联以夜风拂过碧绿的柱子、春水轻抚红弦的比喻,形容筝乐之悠扬;后两联先写翠佩轻触、莺枝未动,芳音与清月相映成趣。整首诗充满诗情画意,写出抚琴人的美丽、技艺高超与筝声的婉转动听。
筝
绰绰下云烟,微收皓腕鲜。
夜风生碧柱,春水咽红弦。
翠佩轻犹触,莺枝涩未迁。
芳音何更妙,清月共婵娟。
作品简介
翻译注释
翻译
绰约风姿,好像天上仙子一样,从云端翩然而至,手腕的洁白如凝脂。
似乎习习的夜风是从筝上而来,春水呜咽流动的感觉也好像是从筝是发出的。
好似玉佩轻轻敲击发出的声响,也好像留宿在枝头未飞走的黄莺的啼鸣。
哪里还有比这更美妙的声音啊?天上一轮明月洒下清辉,无论在在何处都共同分享着同一轮明月。
注释
(1)绰绰:风姿绰约的样子。
(2)下云烟:从烟雾缥缈中而来。下:可以解释为从什么地方来的意思。
(3)微收:是写弹筝时候手腕的动作。
(4)鲜:应该是嫩的意思。
(5)生:解释为生发;
(6)咽:呜咽,指发出的声音。
(7)婵娟:月亮。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张祜的诗
相关推荐
玉烛新·花穿帘隙透
花穿帘隙透。向梦里消春,酒中延昼。嫩篁细掐,相思字、堕粉轻黏綀袖。章台别后。展绣络、红蔫香旧。□□□、应数归舟,愁凝画阑眉柳。
移灯夜语西窗,逗晓帐迷香,问何时又?素纨乍试,还忆是、绣懒思酸时候。兰清蕙秀。总未比、蛾眉螓首。谁诉与?惟有金笼,春簧细奏。
登潼关怀远楼
山挟洪河走,关临隘地开。
八州高仰屋,三辅迥当台。
戍晚栖乌乱,城秋班马哀。
茫茫王霸业,抚剑独徘徊。
七律·答友人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送灵澈上人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临江仙·赠王友道
谁道东阳都瘦损,凝然点漆精神。瑶林终自隔风尘。试看披鹤氅,仍是谪仙人。
省可清言挥玉尘,真须保器全真。风流何似道家纯。不应同蜀客,惟爱卓文君。
从军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临刑诗
幻生还幻灭,大幻莫过身。
安心自有处,求人无有人。
少年游·玉肌铅粉傲秋霜
玉肌铅粉傲秋霜。准拟凤呼凰。伶伦不见,清香未吐,且糠秕吹扬。
到处成双君独只,空无数,烂文章。一点香檀,谁能借箸,无复似张良。
新亭薄暮
读罢羲经笑倚空,蜀溪溪上蜀溪翁。
诗成断雨流云外,人在光风霁月中。
九日
黄菊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
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