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三首·其二

〔唐代〕柳宗元

虞衡斤斧罗千山,工命采斫杙与椽。

深林土剪十取一,百牛连鞅摧双辕。

万围千寻妨道路,东西蹶倒山火焚。

遗余毫末不见保,躏跞‌磵壑何当存。

群材未成质已夭,突兀硣豁空岩峦。

柏梁天灾武库火,匠石狼顾相愁冤。

君不见南山栋梁益稀少,爱材养育谁复论。

作品简介

《行路难三首·其二》此诗是柳宗元《行路难》组诗的第二首,以伐木喻人才之殇。全诗通过描绘官府滥伐山林、巨材焚毁运难的惨烈场景,隐喻统治者摧残人才、不重培养的弊政。“虞衡斤斧”象征严苛政令,“百牛摧辕”写输送之艰,“山火焚林”喻人才毁灭,“匠石愁冤”指贤臣痛心。末句“栋梁稀少”直指人才危机,发出“爱材谁论”的疾呼。诗风冷峻奇崛,将寓言体与政治讽喻深度融合,是柳宗元贬谪永州后对中唐社会危机的深刻反思。

翻译注释

翻译

林官率领伐木的队伍搜寻千山,奉命采伐营建宫室的栋梁。

被齐土砍下的大树仅为十分之一,无数牛马一齐用力把运树的车辕拉断。

万千棵参天大树使道路无法通畅,伐木者砍倒它们一把火烧光。

侥幸漏网的一点儿树木也难逃厄运,伐木者的足迹踏遍了溪涧与丘山。

众多的珍稀树种未等成材就被摧残,兀自屹立的山峦变得空空荡荡。

如果再有汉朝柏梁台晋代武库的大火,再好的工匠难为无米之炊,只能愁肠寸断。

人们呵,你可曾知当今国家良材已日益稀少,有谁把栽培爱惜人才的事提到议事日程之上。

注释

(1)虞衡:古代管理山林的官。掌山泽者谓之虞,掌川林者谓之衡。

(2)斤:斧头。

(3)罗:搜寻。

(4)工命:官命。

(5)斫:砍伐。

(6)杙:小木桩。

(7)椽:椽木。杙椽指建筑材料。

(8)土剪:齐土砍断。

(9)鞅:牛羁,即套在牛、马颈上的皮带,用以驾驭。

(10)摧:折断。

(11)辕:驾车用的车杠,设在车前。

(12)围:两臂合拢来叫围。

(13)寻:古长度单位,八尺为寻。

(14)蹶:倒。

(15)毫末:一小点。

(16)躏跞:践踏。

(17)石间壑:溪涧和山谷。

(18)未成:未成材。

(19)突兀:高耸的样子。

(20)硣豁:高峻的样子。

(21)岩峦:山冈。

(22)柏梁天灾: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十一月,柏梁台失火。柏梁:西汉未央宫中台名。

(23)武库火:晋惠帝元康五年(295年)闰十月武库失火。这两次有据可考的火灾事故,损失甚大,历代奇珍异宝皆荡然无存。武库:古代储藏兵器物品的仓库。

(24)匠石:先秦著名的木匠,这儿借指工匠。

(25)狼顾:原意是狼行走时常回头后顾,以防袭击,比喻人有后顾之忧,这里指忧郁、忧心的样子。

(26)南山:终南山,唐代常有高洁之士隐居于此。

全文拼音版

xíngnánsānshǒu··èr
héngjīnluóqiānshāngōngmìngcǎizhuóchuán
shēnlínjiǎnshíbǎiniúliányāngcuīshuāngyuán
wànwéiqiānxúnfángdàodōng西juédǎoshānhuǒfén
háojiànbǎolìnjiàndāngcún
qúncáiwèichéngzhìyāoxiāohuòkōngyánluán
bǎiliángtiānzāihuǒjiàngshílángxiāngchóuyuān
jūnjiànnánshāndòngliángshǎoàicáiyǎngshuílùn

作者介绍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人,世称“柳河东”。与韩愈共倡古文运动,同列“唐宋八大家”。其文峭拔峻洁,寓言、山水游记尤佳,代表作《捕蛇者说》《小石潭记》等揭露时弊,寄寓孤愤。因参与“永贞革新”被贬永州、柳州,故又称“柳柳州”。诗亦清峻,与刘禹锡并称“刘柳”。其哲学著作《天说》等体现唯物主义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关推荐

行行重行行

〔两汉〕佚名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行香子·树绕村庄

〔宋代〕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行香子·七夕

〔宋代〕李清照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行路难二首·其一

〔唐代〕高适

长安少年不少钱,能骑骏马鸣金鞭。

五侯相逢大道边,美人弦管争留连。

黄金如斗不敢惜,片言如山莫弃捐。

安知憔悴读书者,暮宿灵台私自怜。

行京口至竹里

〔南北朝〕鲍照

高柯危且竦,锋石横复仄。

复涧隐松声,重崖伏云色。

冰闭寒方壮,风动鸟倾翼。

斯志逢凋严,孤游值曛逼。

兼途无憩鞍,半菽不遑食。

君子树令名,细人效命力。

不见长河水,清浊俱不息。

行田登海口盘屿山

〔南北朝〕谢灵运

齐景恋遄台,周穆厌紫宫。

牛山空洒涕,瑶池实欢悰。

年迫愿岂申,游远心能通。

大宝不欢娱,况乃守畿封。

羁苦孰云慰,观海藉朝风。

莫辨洪波极,谁知大壑东。

依稀采菱歌,仿佛含颦容。

遨游碧沙渚,游衍丹山峰。

行香子·舟宿兰湾

〔宋代〕蒋捷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送春归、客尚蓬飘。昨宵谷水,今夜兰皋。奈云溶溶,风淡淡,雨潇潇。

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料芳悰、乍整还凋。待将春恨,都付春潮。过窈娘堤,秋娘渡,泰娘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