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答陈公美三首·其二

〔宋代〕苏洵

仲尼为群婢,一走十四年。

荀卿老不出,五十干诸田。

顾彼二夫子,岂其陷狂颠。

出处固无定,不失称圣贤。

彼亦诚自信,谁能恤多言。

全文拼音版

yòuchéngōngměisānshǒu··èr
zhòngwèiqúnzǒushínián
xúnqīnglǎochūshígànzhūtián
èrzixiànkuángdiān
chūchùdìngshīchēngshèngxián
chéngxìnshuínéngduōyán

作者介绍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苏辙之父,世称"老苏"。其文以政论、史论见长,风格雄健犀利,笔力遒劲,代表作《六国论》《管仲论》等,逻辑严密,议论精辟。嘉祐初年得欧阳修举荐,以文章名动京师。虽科举不顺,但潜心治学,著有《嘉祐集》。其散文创作开创宋代议论文新风貌,与二子并称"三苏",共同奠定蜀学根基,对北宋古文运动影响深远。

苏洵的诗

相关推荐

又效江南曲

〔唐代〕李商隐

郎船安两桨,侬舸动双桡。

扫黛开宫额,裁裙约楚腰。

乖期方积思,临酒欲拌娇。

莫以采菱唱,欲羡秦台箫。

又呈吴郎

〔唐代〕杜甫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又答王庠书

〔宋代〕苏轼

别纸累幅过当,老病废忘,岂堪英俊如此责望邪。少年应科目时,记录名数沿革及题目等,大略与近岁应举者同尔。

亦有少节目文字,才尘忝后,便被举主取去,今皆无有,然亦无用也。实无捷径必得之术。但如君高才强力,积学数年,自有可得之道,而其实皆命也。但卑意欲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今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但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别作一次,求事迹故实典章文物之类,亦如之。他皆仿此。此虽迂钝,而他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甚非速化之术。可笑可笑。

又示宗武

〔唐代〕杜甫

觅句新知律,摊书解满床。

试吟青玉案,莫羡紫罗囊。

假日从时饮,明年共我长。

应须饱经术,已似爱文章。

十五男儿志,三千弟子行。

曾参与游夏,达者得升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