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愤》是宋代诗人王令所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作品出自《王广陵文集》。此诗首联先勾勒诗人自己的形象与气质;颔联写他的志向,时刻等待君主任用治理乱世;颈联用他的诗句写他的秉性;尾联直接述志,渴望像窦宪那样驱逐“胡雄”、立功边塞,并博得万古英名。此诗直抒胸臆,意蕴深厚,用笔劲直。
感愤
二十男儿面似冰,出门嘘气玉蜺横。
未甘身世成虚老,待见天心却太平。
狂去诗浑夸俗句,醉余歌有过人声。
燕然未勒胡雏在,不信吾无万古名。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感愤》此诗具体创作时间未知。北宋中叶,国势艰难,政事日非,朝廷对辽国和西夏一味退让,给辽夏岁岁纳币增加了人民负担,积贫积弱的局面已经形成,有识之士怵然伤心。王令虽长期埋没蒿艾,颠沛流离,求一温饱而不可得,壮志凌云而报国无门,心情愤怒难平,作此《感愤》以抒发一腔感慨、忧国忧民之情怀。
翻译注释
翻译
年方二十就已形容枯槁,出门嘘气却如贯日长虹。
身世虽微不甘虚度岁月,明主见用可使乱世太平。
自信诗句不同凡世流俗,醉后吟歌超过一般人声。
功业未就东辽西夏仍在,渴望靖边博得万古英名。
注释
(1)嘘气:喘气。
(2)玉蜺:指长虹。
(3)横:横亘天际。
(4)未甘:不甘心。
(5)虚老:虚度此生。
(6)待见天心:意思是等待被君主任用。
(7)天心:语出《古文尚书·咸有一德》“克享天心,受天明命”。孙缅《唐韵序》“愧以上陈天心”,原指天的心意,这里指君主的心意。
(8)却太平:返回到太平盛世。却,返回。
(9)狂:本义是狂妄,这里含有自信的意思。
(10)浑:即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中“老去诗篇浑漫与”之“浑”,指率意而为的意思。
(11)夸俗句:超凡拔俗的过人诗句。
(12)过人声:超过一般人的声音。
(13)燕然未勒胡雏:燕然未勒:《后汉书·窦宪传》记载,窦宪曾追击匈奴单于,登燕然山勒石记功。“燕然未勒”是说功业未就。燕然,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杭爱山。胡雏:本于西晋时王衍对石勒的蔑称,这里指的是北辽与西夏。
(14)万古名:流传万古的英名。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王令的诗
相关推荐
感皇恩·滁州寿范倅
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唤得笙歌劝君酒。酒如春好,春色年年依旧。青春元不老,君知否?
席上看君,竹清松瘦。待与青春斗长久。三山归路,明日天香襟袖。更持金盏起,为君寿。
感巫州荠菜
两京作斤卖,五溪无人采。
夷夏虽有殊,气味都不改。
感讽五首·其二
奇俊无少年,日车何躃躃。
我待纡双绶,遗我星星发。
都门贾生墓,青蝇久断绝。
寒食摇扬天,愤景长肃杀。
皇汉十二帝,唯帝称睿哲。
一夕信竖儿,文明永沦歇。
感事
湘山晴色远微微,尽日江头独醉归。
不见两关传露布,尚闻三殿未垂衣。
边筹自古无中下,朝论于今有是非。
日暮平沙秋草乱,一双白鸟避人飞。
感遇·其二
幽人归独卧,滞虑洗孤清。
持此谢高鸟,因之传远情。
日夕怀空意,人谁感至精?
飞沉理自隔,何所慰吾诚?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十三
林居病时久,水木澹孤清。
闲卧观物化,悠悠念无生。
青春始萌达。朱火已满盈。
徂落方自此,感叹何时平。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二十四
挈瓶者谁子,姣服当青春。
三五明月满,盈盈不自珍。
高堂委金玉,微缕悬千钧。
如何负公鼎,被夺笑时人。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二十
玄天幽且默,群议曷嗤嗤。
圣人教犹在,世运久陵夷。
一绳将何系,忧醉不能持。
去去行采芝,勿为尘所欺。
感怀寄人
恨寄朱弦上,含情意不任。
早知云雨会,未起蕙兰心。
灼灼桃兼李,无妨国士寻。
苍苍松与桂,仍羡世人钦。
月色苔阶净,歌声竹院深。
门前红叶地,不埽待知音。
感旧·其三
遮莫临行念我频,竹枝留涴泪痕新。
多缘刺史无坚约,岂视萧郎作路人。
望里彩云疑冉冉,愁边春水故粼粼。
珊瑚百尺珠千斛,难换罗敷未嫁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