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原文翻译
荣华难久居,盛衰不可量。
荣华艳丽不长久,繁盛衰颓难估量。
昔为叁春蕖,今作秋莲房。
往日春天三月花,如今秋日作莲房。
严霜结野草,枯悴未遽央。
浓霜凝聚野荒草,枯萎衰黄未尽亡。
日月还复周,我去不再阳。
日月运行往复还,我身逝去不返阳。
眷眷往昔时,忆此断人肠。
眷怀往日好时光,念此哀伤似断肠。
注释
(1)秋莲:荷花。
(2)遽央:终尽;完毕。
(3)还复周:一作“有环周”。
(4)眷眷:依恋反顾貌。
荣华难久居,盛衰不可量。
昔为叁春蕖,今作秋莲房。
严霜结野草,枯悴未遽央。
日月还复周,我去不再阳。
眷眷往昔时,忆此断人肠。
荣华难久居,盛衰不可量。
荣华艳丽不长久,繁盛衰颓难估量。
昔为叁春蕖,今作秋莲房。
往日春天三月花,如今秋日作莲房。
严霜结野草,枯悴未遽央。
浓霜凝聚野荒草,枯萎衰黄未尽亡。
日月还复周,我去不再阳。
日月运行往复还,我身逝去不返阳。
眷眷往昔时,忆此断人肠。
眷怀往日好时光,念此哀伤似断肠。
(1)秋莲:荷花。
(2)遽央:终尽;完毕。
(3)还复周:一作“有环周”。
(4)眷眷:依恋反顾貌。
《杂诗十二首·其三》是魏晋诗人陶渊明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诗的前四句中的意象暗示生命盛衰,贯穿着时间的线索;五六句营造出一种生命残酷的无奈之境;后四句蕴含深沉的时间感慨与无尽的怀念之情。此诗阐述了宇宙间时光轮转中昔年不再来、盛衰不可捉摸的道理,抒发了感慨衰老、眷恋往昔之情,充满哲思。
这组诗共十二首,前八首“辞气一贯”,当作于同一年内,约作于晋安帝义熙十四年(418),陶渊明五十四岁时;后四首约作于晋安帝隆安五年(401),陶渊明三十七岁时。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心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
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
值欢无复娱,每每多忧虑。
气力渐衰损,转觉日不如。
壑舟无须臾,引我不得住。
前涂当几许,未知止泊处。
古人惜寸阴,念此使人惧。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其一】
落叶惊秋妇,高砧促暝机。
蜘蛛寻月度,萤火傍人飞。
清镜红埃入,孤灯绿焰微。
怨啼能至晓,独自懒缝衣。
【其二】
妾家临渭北,春梦著辽西。
何苦朝鲜郡,年年事鼓鼙。
燕来红壁语,莺向绿窗啼。
为许长相忆,阑干玉箸齐。
【其三】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遥遥从羁役,一心处两端。
掩泪泛东逝,顺流追时迁。
日没星与昴,势翳西山颠。
萧条隔天涯,惆怅念常餐。
慷慨思南归,路遐无由缘。
关梁难亏替,绝音寄斯篇。
仆夫早严驾,吾行将远游。
远游欲何之,吴国为我仇。
将骋万里涂,东路安足由。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
愿欲一轻济,惜哉无方舟。
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
飞观百馀尺,临牖御棂轩。
远望周千里,朝夕见平原。
烈士多悲心,小人媮自闲。
国讎亮不塞,甘心思丧元。
拊剑西南望,思欲赴太山。
弦急悲声发,聆我慷慨言。
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
等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昔闻长者言,掩耳每不喜。
奈何五十年,忽已亲此事。
求我盛年欢,一毫无复意。
去去转欲速,此生岂再值。
倾家持作乐,竟此岁月驶。
有子不留金,何用身後置!
青天无云月如烛,露泣梨花白如玉。
子规一夜啼到明,美人独在空房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