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原文翻译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夕阳依傍着山峦慢慢沉落,滔滔黄河朝着大海汹涌奔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风光,那就要再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注释
(1)白日依山尽: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白日:太阳。依:依傍。尽:消失。
(2)欲:想要。
(3)穷:尽,使达到极点。
(4)千里目:眼界宽阔。
(5)更:再。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夕阳依傍着山峦慢慢沉落,滔滔黄河朝着大海汹涌奔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风光,那就要再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1)白日依山尽: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白日:太阳。依:依傍。尽:消失。
(2)欲:想要。
(3)穷:尽,使达到极点。
(4)千里目:眼界宽阔。
(5)更:再。
《登鹳雀楼》是盛唐诗人王之涣的代表作之一,以雄浑壮阔的笔触描绘登高望远的景象。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以宏大的时空视角,勾勒出山河壮丽的画卷;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由景入理,将眼前之景升华为人生境界的追求。全诗对仗工整,气象恢弘,短短二十字却蕴含无限哲理,充分展现了盛唐诗歌的雄浑气魄和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登鹳雀楼》此诗作于开元年间(713-741年),时值盛唐国力强盛、文化繁荣的时期。鹳雀楼位于蒲州(今山西永济),为当时黄河沿岸的名胜。诗人登临此楼,触景生情,借壮阔的自然景象抒发胸中豪情。作品既体现了盛唐文人开阔的胸襟和积极向上的精神,也反映了唐代诗歌从初唐的精致向盛唐的雄浑转变的艺术特征,成为千古传诵的登高佳作。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狥禄反穷海,卧痾对空林。
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
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
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
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
庙列前峰迥,楼开四望穷。
岭鼷岚色外,陂雁夕阳中。
弱柳千条露,衰荷一面风。
壶关有狂孽,速继老生功。
山挟洪河走,关临隘地开。
八州高仰屋,三辅迥当台。
戍晚栖乌乱,城秋班马哀。
茫茫王霸业,抚剑独徘徊。
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
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
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为长。
风烟并起思归望,远目非春亦自伤。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久客心常醉,高楼日渐低。
黄河经海内,华岳镇关西。
去远千帆小,来迟独鸟迷。
终年不得意,空觉负东溪。
鸟在林梢脚底看,夕阳无际戍烟残。
冻开河水奔浑急,雪洗条山错落寒。
始为一名抛故国,近因多难怕长安。
祖鞭掉折徒为尔,赢得云溪负钓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