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出关旅亭夜坐怀王大校书》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写独宿旅舍所见,通过寒夜独坐、烛光荧荧、雨滴枯荷等景象渲染了凄清孤寂的氛围,表达了对友人王昌龄的深切思念与对两人仕途失意的感慨。全诗结构严谨,融情入景,境与意会,是孟浩然五律中整饬浑成的佳作。
初出关旅亭夜坐怀王大校书
向夕槐烟起,葱茏池馆曛。
客中无偶坐,关外惜离群。
烛至萤光灭,荷枯雨滴闻。
永怀芸阁友,寂寞滞扬云。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初出关旅亭夜坐怀王大校书》这首寄给王昌龄的诗作于开元十七年(729)初冬,其时孟浩然在长安应试不第,返归首出潼关,王昌龄在长安任校书郎。一说作于开元二十一年(733)孟浩然出长安,东至洛阳途中。
翻译注释
翻译
薄暮时分风吹茂密的槐树,郁郁葱葱使池馆变得昏暗。
客居驿亭内无人相伴对坐,潼关之外可叹我形只影单。
烛光越来越弱以终至熄灭,雨滴枯荷―声声送入耳边。
永难忘怀那在芸阁的友人,不为人知就像当年扬子云。
注释
(1)关:指潼关。今陕西潼关县东北,黄河南岸,为古代著名关口。
(2)旅亭:旅舍,路边供行人暂时歇息的地方。
(3)王大校书:即王昌龄。唐代著名诗人,排行一。开元十五年(727)进士及第,时为秘书省校书郎。
(4)向夕:临晚。
(5)槐烟:形容枝叶茂密的槐树。
(6)葱笼:同“葱茏”,树青翠茂盛的样子。
(7)池馆:有园池的驿馆。
(8)曛:日光昏暗。
(9)客中:身居客乡之中。
(10)偶坐:相伴而坐的人。
(11)关外:潼关之外。
(12)群:指长安的朋友们。
(13)芸阁友:指王昌龄。芸阁,古代藏书的地方,也指掌管图书的官署。这里指秘书省。唐代秘书省设有藏书楼,故亦称秘书省为芸阁、芸台、芸署等。
(14)寂寞:失意,冷落。
(15)滞:留,指不得志。
(16)扬云:即扬雄,字子云。汉代文学家,以辞赋名世,被推荐为郎官,历成、哀、平三世不徙官,始与扬雄同官的王莽、刘歆、董贤皆位至三公。然终生失意。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孟浩然的诗
相关推荐
初入淮河四绝句·其四
中原父老莫空谈,逢着王人诉不堪。
却是归鸿不能语,一年一度到江南。
初月
玉蟾离海上,白露湿花时。
云畔风生爪,沙头水浸眉。
乐哉弦管客,愁杀战征儿。
因绝西园赏,临风一咏诗。
初入淮河四绝句·其二
刘岳张韩宣国威,赵张二相筑皇基。
长淮咫尺分南北,泪湿秋风欲怨谁?
初出真州泛大江作
孤舟日日去无穷,行色苍茫杳霭中。
山浦转帆迷向背,夜江看斗辨西东。
滮田渐下云间鴈,霜日初丹水上枫。
莼菜鲈鱼方有味,远来犹喜及秋风。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其一
江上相逢皆旧游,湘山永望不堪愁。
明月秋风洞庭水,孤鸿落叶一扁舟。
初过汉江
襄阳好向岘亭看,人物萧条值岁阑。
为报习家多置酒,夜来风雪过江寒。
初授官题高冠草堂
三十始一命,宦情多欲阑。
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
涧水吞樵路,山花醉药栏。
只缘五斗米,辜负一渔竿。
初春雨中舟次和州横江裴使君见迎李赵二秀才同来因书四韵兼寄江南许浑先辈
芳草渡头微雨时,万株杨柳拂波垂。
蒲根水暖雁初浴,梅径香寒蜂未知。
辞客倚风吟暗淡,使君回马湿旌旗。
江南仲蔚多情调,怅望春阴几首诗。
初夏即事
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两陂。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初夏戏题
长养薰风拂晓吹,渐开荷芰落蔷薇。
青虫也学庄周梦,化作南园蛱蝶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