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寻李校书

〔唐代〕元稹

款款春风澹澹云,柳枝低作翠笼裙。

梅含鸡舌兼红气,江弄琼花散绿纹。

带雾山莺啼尚小,穿沙芦笋叶才分。

今朝何事偏相觅,撩乱芳情最是君。

作品简介

《早春寻李校书》是唐代诗人、文学家元稹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前三联写景,早春之际,春色灿烂,万物生机动景与静景交错出现,动静结合,使春景别富生机,末联写情,直抒胸臆,抒发了对于李校书的深深情意。全诗处处体现色彩美、修辞美、意境美,读之如饮甘露,如沐春风。

创作背景

《早春寻李校书》此诗元和十三年(818)作于通州。李校书指李景信,景俭之弟。元和十年(815)于长安送元稹赴通州任,十三年(818)自忠州至通州访元稹,时忠州刺史为李景俭。

翻译注释

翻译

天气晴朗,到处柔和春风和浅淡的朝云,仿佛迎面飘来一位端庄秀美的新婚娇娘。

含苞欲放的梅花像鸡舌,将轻轻的雾气也染成了红色,清澈的江面生出无数琼花江面散着绿纹。

褐绿色的小山莺在林间嬉飞,芦笋刚破土而出,才长出两三片嫩叶。

今晨我又有什么事情偏要寻找你呢?撩乱我心的人原来就是你呀!

注释

(1)款款:柔和的样子。

(2)澹澹:浅淡的样子。

(3)鸡舌:一种香料,即丁香。

(4)琼花:白玉般的花水花。

(5)朝:天。

(6)芳情:春天美好的心情。

全文拼音版

zǎochūnxúnxiàoshū
kuǎnkuǎnchūnfēngdàndànyúnliǔzhīzuòcuìlóngqún
méihánshéjiānhóngjiāngnòngqiónghuāsàn绿wén
dàishānyīngshàngxiǎo穿chuānshāsǔncáifēn
jīncháoshìpiānxiāngliāoluànfāngqíngzuìshìjūn

作者介绍

元稹(779—831),字微之,唐代著名诗人,河南洛阳人。与白居易并称“元白”,同倡“新乐府运动”,主张诗歌反映现实。其诗题材广泛,代表作《离思》“曾经沧海难为水”深情隽永,《遣悲怀》三首悼亡诗感人至深。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后卒于武昌节度使任上。诗风既有时事讽喻的犀利,又有言情悼亡的缠绵,传奇《莺莺传》更开创才子佳人小说模式,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

元稹的诗

相关推荐

早梅

〔唐代〕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谿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早发武连驿忆弟

〔清代〕曾国藩

朝朝整驾趁星光,细想吾生有底忙?

疲马可怜孤月照,晨鸡一破万山苍。

曰归曰归岁云暮,有弟有弟天一方。

大壑高崖风力劲,何当吹我送君旁。

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

〔唐代〕宋之问

候晓逾闽嶂,乘春望越台。

宿云鹏际落,残月蚌中开。

薜荔摇青气,桄榔翳碧苔。

桂香多露裛,石响细泉回。

抱叶玄猿啸,衔花翡翠来。

南中虽可悦,北思日悠哉。

鬒发俄成素,丹心已作灰。

何当首归路,行剪故园莱。

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

〔唐代〕贾至

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

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满建章。

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

共沐恩波凤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

早秋与诸子登虢州西亭观眺

〔唐代〕岑参

亭高出鸟外,客到与云齐。

树点千家小,天围万岭低。

残虹挂陕北,急雨过关西。

酒榼缘青壁,瓜田傍绿溪。

微官何足道,爱客且相携。

唯有乡园处,依依望不迷。

早发渔浦潭

〔唐代〕孟浩然

东旭早光芒,渚禽已惊聒。

卧闻渔浦口,桡声暗相拨。

日出气象分,始知江湖阔。

美人常晏起,照影弄流沫。

饮水畏惊猿,祭鱼时见獭。

舟行自无闷,况值晴景豁。

早登太行山中言志

〔唐代〕李隆基

清跸度河阳,凝笳上太行。

火龙明鸟道,铁骑绕羊肠。

白雾埋阴壑,丹霞助晓光。

涧泉含宿冻,山木带馀霜。

野老茅为屋,樵人薜作裳。

宣风问耆艾,敦俗劝耕桑。

凉德惭先哲,徽猷慕昔皇。

不因今展义,何以冒垂堂。

早花

〔唐代〕杜甫

西京安稳未,不见一人来。

腊日巴江曲,山花已自开。

盈盈当雪杏,艳艳待春梅。

直苦风尘暗,谁忧容鬓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