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汉高祖》是唐代诗人王珪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前八句概述刘邦起义到据有天下的过程,之后四句写刘邦和项羽关系的转变过程,最后六句点明刘邦战胜西楚霸王夺取天下的缘由。全篇一气呵就,造语雄健,神采飞动,如行云流水,自然浑成而感情充沛。
咏汉高祖
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
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
十月五星聚,七年四海宾。
高抗威宇宙,贵有天下人。
忆昔与项王,契阔时未伸。
鸿门既薄蚀,荥阳亦蒙尘。
虮虱生介胄,将卒多苦辛。
爪牙驱信越,腹心谋张陈。
赫赫西楚国,化为丘与榛。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咏汉高祖》这是一首咏叹汉高祖刘邦统一天下的咏史诗,是诗人读了《史记·高祖本纪》之后所作,大约写于贞观初年。
翻译注释
翻译
汉高祖在沛县丰邑起义,乘机运如跃过龙门之鳞。
他奋起举三尺剑取天下,向西消灭暴虐无道之秦。
十月里众贤如五星相聚,七年内定天下四海从宾。
强大的势力威震着天地,身居皇位统治天下人民。
忆昔日与项王尊奉怀王,要约之时志向还未能伸。
在鸿门宴上险遭遇不测,在荥阳对峙又受困蒙尘。
穿戴的甲胄都生了虮虱,将军士兵征战多么苦辛。
韩信彭越乃驱使的爪牙,张良陈平是亲信的谋臣。
显赫霸王所建的西楚国,顷刻间化为荒丘与荆榛。
注释
(1)跃鳞:跳过龙门的鲤鱼,喻人登上显赫的地位。
(2)五星聚:即五星联珠,指金、木、水、火、土五行星同时见于一方。古人以日月合璧、五星联珠作为历元,称为七曜齐元,这种现象很少见,附会视为祥瑞。
(3)宾:归服,顺从。
(4)高抗:刚强。
(5)人:应作“民”,避唐太宗李世民讳而改。
(6)契阔:要约,生死相约。
(7)鸿门:在今陕西临潼东,又称鸿门阪,为项羽驻军并与刘邦会宴处,见《史记·项羽本纪》。
(8)薄蚀:日月相掩蚀(食)。薄:迫也。日月激会相掩,名为薄蚀。
(9)荥阳亦蒙尘:汉王刘邦与项羽在荥阳对峙,被困,绝食,以将军纪信诈为汉王,诳楚,而汉王率数十骑春西门遁逃。蒙尘:蒙被尘土,多喻帝王流亡或失位,遭受垢辱。
(10)虮:虱子的卵。
(11)介胄:披甲戴盔。
(12)爪牙驱信越:刘邦以武臣韩信、彭越为爪牙。爪牙:喻武臣。
(13)腹心谋张陈:刘邦以谋士张良、陈平为亲信。腹心:亲信。
(14)赫赫:显赫盛大的样子。
(15)西楚:即今淮北一带。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相关推荐
咏美人在天津桥
美女出东邻,容与上天津。
整衣香满路,移步袜生尘。
水下看妆影,眉头画月新。
寄言曹子建,个是洛川神。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咏二疏
大象转四时,功成者自去。
借问衰周来,几人得其趣?
游目汉廷中,二疏复此举。
高啸返旧居,长揖储君傅。
饯送倾皇朝,华轩盈道路。
离别情所悲,余荣何足顾!
事胜感行人,贤哉岂常誉!
厌厌阎里欢,所营非近务。
促席延故老,挥觞道平素。
问金终寄心,清言晓未悟。
放意乐余年,遑恤身后虑!
谁云其人亡,久而道弥著。
咏珊瑚
绛树无花叶,非石亦非琼。
世人何处得,蓬莱石上生。
咏芭蕉
芭蕉叶叶为多情,一叶才舒一叶生。
自是相思抽不尽,却教风雨怨秋声。
咏长城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
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
咏竹
不论台阁与山林,爱尔岂惟千亩阴。
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心。
葛陂始与龙俱化,嶰谷聊同凤一吟。
月朗风清良夜永,可怜王子独知音。
咏乌
日里飏朝彩,琴中伴夜啼。
上林如许树,不借一枝栖。
咏燕上主司郑愚
翩翩双燕画堂开,送古迎今几万回。
长向春秋社前后,为谁归去为谁来。
咏函谷关
脱祸东奔壮气摧,马如飞电毂如雷。
当时若不听弹铗,那得关门半夜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