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节选)

〔清代〕李毓秀

冠必正,纽必结。 袜与履,俱紧切。

置冠服,有定位。 勿乱顿,致污秽。

唯德学,唯才艺。 不如人,当自砺。

若衣服,若饮食。 不如人,勿生戚。

创作背景

此篇约成书于康熙年间(1662-1722年),原名《训蒙文》,后经贾存仁修订改现名。作品以朱熹《小学》为蓝本,结合清代蒙学教育需求,将儒家经典通俗化。其"孝悌为先"的伦理排序反映程朱理学对基层教化的影响,现代仍作为传统文化教材使用,但"有余力学文"的主张也引发当代对德育与智育关系的再思考。

翻译注释

翻译

穿戴仪容整洁,扣好衣服纽扣;袜子穿平整,鞋带应系紧。

放置衣服时,应该固定位置;衣物不要乱放乱扔,以免使家中脏乱差。

品德学识才能技艺不如别人,应当自我激励,自我磨砺,自我提高。

如果是穿着饮食不如他人,不要攀比忧愁。

注释

(1)戚:忧患,悲哀。

全文拼音版

guījiéxuǎn
guānzhèngniǔjié jǐnqiè
zhìguānyǒudìngwèi luàndùnzhìhuì
wéixuéwéicái réndāng
ruòruòyǐnshí rénshēng

作者介绍

李毓秀(1647—1729),字子潜,号采三,出生于山东潍县(即潍坊市寒亭区)李家营村。李毓秀平生只考中秀才,以教书为主,从师党成,游历多年,精研《大学》《中庸》等,且颇有建树,后创办敦复斋讲学,听众很多,被人尊称为“李夫子”,是清初著名的学者、教育家;著有《四书正伪》《四书字类释义》《学庸发明》《读大学偶记》《宋孺夫文约》《水仙百咏》等。

相关推荐

沁园春·雪

〔近代〕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中元作

〔唐代〕李商隐

绛节飘飖宫国来,中元朝拜上清回。

羊权须得金条脱,温峤终虚玉镜台。

曾省惊眠闻雨过,不知迷路为花开。

有娀未抵瀛洲远,青雀如何鸩鸟媒。

赠张徐州谡

〔南北朝〕范云

田家樵采去,薄暮方来归。

还闻稚子说,有客款柴扉。

傧从皆珠玳,裘马悉轻肥。

轩盖照墟落,传瑞生光辉。

疑是徐方牧,既是复疑非。

思旧昔言有,此道今已微。

物情弃疵贱,何独顾衡闱?

恨不具鸡黍,得与故人挥。

怀情徒草草,泪下空霏霏。

寄书云间雁,为我西北飞。

陇头吟

〔唐代〕王维

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

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

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

身经大小百余战,麾下偏裨万户侯。

苏武才为典属国,节旄落尽海西头。

满江红·饯郑衡州厚卿席上再赋

〔宋代〕辛弃疾

莫折荼蘼,且留取一分春色。还记得青梅如豆,共伊同摘。少日对花浑醉梦,而今醒眼看风月。恨牡丹笑我倚东风,头如雪。

榆荚阵,菖蒲叶。时节换,繁华歇。算怎禁风雨,怎禁鹈鴂!老冉冉兮花共柳,是栖栖者蜂和蝶。也不因春去有闲愁,因离别。

侧犯·咏芍药

〔宋代〕姜夔

恨春易去,甚春却向扬州住。微雨,正茧栗梢头弄诗句。红桥二十四,总是行云处。无语,渐半脱宫衣笑相顾。

金壶细叶,千朵围歌舞。谁念我、鬓成丝,来此共尊俎。后日西园,绿阴无数。寂寞刘郎,自修花谱。

怀李啸云

〔清代〕高鼎

吴苑文章客,余溪落拓身。

一生惟爱酒,万语不言贫。

依隐常安拙,相交只率真。

记从分短袂,又度两重春。

小桥旅夜

〔清代〕吴敬梓

客路今宵始,茅檐梦不成。

蟾光云外落,萤火水边明。

早岁艰危集,穷途涕泪横。

苍茫去乡国,无事不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