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渤海王子归本国

〔唐代〕温庭筠

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

盛勋归旧国,佳句在中华。

定界分秋涨,开帆到曙霞。

九门风月好,回首是天涯。

作品简介

《送渤海王子归本国》是晚唐诗人温庭筠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八句共四十个字,是在渤海王子学成归国,作者热情相送时所作。

创作背景

渤海王国作为一个受唐帝国册封的地方政权,曾建都于敖东城(今吉林敦化东南)。渤海先后派使臣朝唐有132次之多,唐朝也十多次派人赴渤海,双方贸易往来十分频繁。最为突出的是,渤海锐意学习中原文化。渤海王子和贵族子弟纷纷至中原学习,有的经过科举考试,留作唐官。在渤海与唐朝的密切交往中,唐人对渤海人的感情不断加深。《送渤海王子归本国》此诗描写的就是渤海王子学成归国时,作者与之依依惜别之情之景。

翻译注释

翻译

疆域虽然隔着重重海洋,但大唐与渤海本就是一家人。

带着盛大的功勋回到故国,优美的诗文却留在了中原大地。

定界划分了东西两地不同的季节性气候,扬帆起航一直到朝霞升起。

京城的风光景色多美好,回头望去,故国却已是天涯相隔。

注释

(1)中华:指中原地区。

(2)秋涨:泛指因秋雨而高涨的江河。

(3)九门:典故名,含义比较多,主要有指禁城中的九种门,借指宫禁、天子;亦指天门,借指九天等。

(4)风月:意即清风明月,也指声色场所,风骚、风情。唐《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居庐山屏风叠》:会稽风月好,却绕剡溪回。云山海上出,人物镜中来。

全文拼音版

sònghǎiwángguīběnguó
jiāngsuīzhònghǎichēshūběnjiā
shèngxūnguījiùguójiāzàizhōnghuá
dìngjièfēnqiūzhǎngkāifāndàoshǔxiá
jiǔménfēngyuèhǎohuíshǒushìtiān

作者介绍

温庭筠(812—870),本名岐,字飞卿,晚唐诗人、词人,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才思敏捷,八叉手而成八韵,故称“温八叉”。其词秾丽绵密,为“花间派”鼻祖,代表作《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等开五代词风;诗亦工丽,与李商隐并称“温李”。仕途坎坷,因恃才傲物得罪权贵,终身困顿。作品多写闺情闺怨,词藻华美,对宋婉约词影响深远。

相关推荐

送客归江州

〔唐代〕韩翃

东归复得采真游,江水迎君日夜流。

客舍不离青雀舫,人家旧在白鸥洲。

风吹山带遥知雨,露湿荷裳已报秋。

闻道泉明居止近,篮舆相访为淹留。

送子由使契丹

〔宋代〕苏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

送征衣·过韶阳

〔宋代〕柳永

过韶阳,璇枢电绕,华渚虹流,运应千载会昌。罄寰宇、荐殊祥。吾皇。诞弥月,瑶图缵庆,玉叶腾芳。并景贶、三灵眷祐,挺英哲、掩前王。遇年年、嘉节清和,颁率土称觞。

无间要荒华夏,尽万里、走梯航。彤庭舜张大乐,禹会群方。鹓行。望上国,山呼鳌抃,遥爇炉香。竟就日、瞻云献寿,指南山、等无疆。愿巍巍、宝历鸿基,齐天地遥长。

送朱生

〔宋代〕欧阳修

万物各有役,无心独浮云。

遂令幽居客,日与山云亲。

植桂比芳操,佩兰思洁身。

何必濯于水,本无缨上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