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周掾祖谢》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首五言诗,此诗写给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人,诗中对这三人有称扬,也有调侃,最终以归隐相招,表明了诗人的意趣与志向。全诗扬抑交替,显示了陶诗继承了传统的婉讽特色。
示周掾祖谢
负疴颓檐下,终日无一欣。
药石有时闲,念我意中人。
相去不寻常,道路邈何因?
周生述孔业,祖谢响然臻。
道丧向千载,今朝复斯闻。
马队非讲肆,校书亦已勤。
老夫有所爱,思与尔为邻。
愿言诲诸子,从我颍水滨。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示周掾祖谢》这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诗作。此诗作于东晋安帝义熙十二年(416年),当时陶渊明五十二岁。年八月,刘裕北征后秦,世子刘义符留守建康,延请周续之馆于安乐寺讲《礼》月余,复归庐山。因周续之校书讲《礼》办公地点与马队很近,陶渊明写下此诗相赠。
翻译注释
翻译
破败茅屋抱病居,终日无事可欢欣。
药石有时暂停用,经常思念我友人。
彼此相隔并非远,感到路遥是何因?
周生传授孔子业,祖谢响应遂紧跟。
儒道衰微近千载,如今于此又听闻。
马厩岂能作讲舍,尔等校书太辛勤。
我爱古书崇儒道,愿与你们作近邻。
真心奉劝诸好友,随我隐居颍水滨。
注释
(1)疴:病。
(2)颓檐:指破败的房子。颓:倒塌,衰败。
(3)欣:欢喜。
(4)药石:治病的药物和贬石。泛指药物。
(5)闲:间,间断。
(6)意中人:所思念的人,指周续之等三人。
(7)寻常:古代计量长度的单位,八尺为寻,两寻为常。
(8)邈:遥远。
(9)周生:指周续之。生,旧时对读书人的称呼。
(10)述孔业:传授孔子的儒教。
(11)祖谢响然臻:祖、谢,祖企、谢景夷。响然臻:响应而至。臻:至,到。
(12)道:指孔子的儒家之道。
(13)向:将近。
(14)复斯闻:“复闻斯”的倒装。斯:这,指“道”。
(15)马队:指马厩,养马之处。
(16)讲肆:指讲堂,讲舍。
(17)校书:校对。订正书籍。
(18)勤:勤苦。
(19)老夫:作者自指。
(20)尔:你们。
(21)言:语助词,无意义。
(22)诲:劝说。一作“谢”。
(23)颍水:河名,发源于河南登封县境,入安徽省境淮水。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陶渊明的诗
相关推荐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长安君
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
草草杯盘共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
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
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
示金陵子
金陵城东谁家子,窃听琴声碧窗里。
落花一片天上来,随人直度西江水。
楚歌吴语娇不成,似能未能最有情。
谢公正要东山妓,携手林泉处处行。
示张寺丞王校勘
元巳清明假未开,小园幽径独徘徊。
春寒不定斑斑雨,宿酒难禁滟滟杯。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游梁赋客多风味,莫惜青钱万选才。
示从孙济
平明跨驴出,未知适谁门。
权门多噂?,且复寻诸孙。
诸孙贫无事,宅舍如荒村。
堂前自生竹,堂后自生萱。
萱草秋已死,竹枝霜不蕃。
淘米少汲水,汲多井水浑。
刈葵莫放手,放手伤葵根。
阿翁懒惰久,觉儿行步奔。
所来为宗族,亦不为盘飧。
小人利口实,薄俗难可论。
勿受外嫌猜,同姓古所敦。
示从子河南尉班
拙直余恒守,公方尔所存。
同占朱鸟克,俱起小人言。
立政思悬棒,谋身类触藩。
不能林下去,只恋府廷恩。
示冕
阿冕今年已十三,耳边垂发绿鬟鬟。
好亲灯光研经史,勤向庭闱奉旨甘。
衔命年年巡塞北,思亲夜夜想江南。
题诗寄汝非无意,莫负青春取自惭。
示秬秸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
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
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示儿子
禄食无功我自知,汝曹何以报明时?
为农为士亦奚异,事国事亲惟不欺。
道在六经宁有尽,躬耕百亩可无饥。
最亲切处今相付,熟读周公七月诗。
示圆阇梨偈
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
而今尘尽光生,照破青山万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