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为五代南唐词人冯延巳所作,这是以女子口气写的一首闺怨词,写一位痴情女子对冶游不归的男子既怀怨望又难割舍的缠绵感情。全词语言清丽婉约,悱恻感人,塑造了一个情怨交织内心的闺中思妇形象,也涵纳了更广泛的人生体验。
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几日行云何处去?忘却归来,不道春将暮。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
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撩乱春愁如柳絮,依依梦里无寻处。
作品简介
翻译注释
翻译
我那如天上行云般来去的爱人呀,你飘遊到了哪里?你竟忘了归来,没想到春天即将过去。一年一度的寒食节又到了,遊人双双走在百草千花的踏青路,你把香车宝马系在谁家的树上了?剩我一人多么孤独。
噙着泪眼倚凭在高楼,对天上双飞的燕喃喃自语:燕子呀燕子,你来自何处?在飞来的路上,可曾遇见我的爱人否?春愁如到处乱飞的柳絮,撩得我心乱动;即使在幽幽梦中,也无法寻找到我的爱人在何处。
注释
(1)行云: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序》记巫山神女云:「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行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后世多借指行踪无定的美人,此指所思情郎。
(2)不道:清末近现代初·张献之《诗词曲语辞汇释·卷四》:「不道,扰云不知也;不觉也;不期也。冯延已《蝶恋花》词:『几日行云何处去?忘了归来,不道春将暮。』言不觉春将暮也。」
(3)百草千花:词意双关,即指寒食时节的实景,也暗喻花街柳巷的妓女。唐·白香山《赠长安妓女阿软》:「绿水红莲一朵开,千花百草无颜色。」
(4)寒食:节令名,在清明前一日。
(5)香车:指情郎的马车。
(6)陌上:本指田间的小路,这里泛指应指马路。
(7)撩乱春愁如柳絮:烦乱的春愁就如同满天纷飞的柳絮。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冯延巳的诗
相关推荐
鹊踏枝·过人家废园作
漠漠春芜春不住,藤刺牵衣,碍却行人路。偏是无情偏解舞,蒙蒙扑面皆飞絮。
绣院深沉谁是主?一朵孤花,墙角明如许!莫怨无人来折取,花开不合阳春暮。
鹊踏枝·萧索清秋珠泪坠
萧索清秋珠泪坠,枕簟微凉,展转浑无寐。残酒欲醒中夜起,月明如练天如水。
阶下寒声啼络纬,庭树金风,悄悄重门闭。可惜旧欢携手地,思量一夕成憔悴。
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双飞去。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
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
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