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一半残阳下小楼》是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的一首闲情小令。此词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黄昏小楼的人物剪影,上阕写"残阳下小楼"的寂寥场景,下阕突然转入"盈盈骑马过"的灵动画面。全词通过"朱帘斜控"的静态与"骑马回头"的动态对比,在二十八字中完成从孤寂到惊艳的情绪转折。"见人羞涩却回头"的传神刻画,展现了纳兰词"哀感顽艳"之外的清新俊逸风格。
浣溪沙·一半残阳下小楼
一半残阳下小楼,朱帘斜控软金钩。倚阑无绪不能愁。
有个盈盈骑马过,薄妆浅黛亦风流。见人羞涩却回头。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浣溪沙·一半残阳下小楼》此词约作于康熙十五年(1676年)前后,纳兰性德任侍卫期间。作为满族贵公子,他常以词笔记录京华见闻。词中"小楼残阳"的意象可能取材于什刹海畔的明珠府邸,而"骑马少女"的偶遇,则折射出词人对自由活泼生命状态的向往。这种对市井风情的捕捉,突破了传统闺怨词的格局,体现了纳兰词"以自然之眼观物"的独特艺术视角。
翻译注释
翻译
黄昏时分,夕阳依依,暮掩小楼,朱帘斜斜垂挂在软金钩上。依靠着栏杆,看那残阳斜晖,心中难掩愁绪。
那位盈盈动人的女子骑马而过,她略施薄妆,浅描眉黛,却也别有一番妩媚风流。她见到有陌生人就脸生红晕,神情羞涩却又回头顾盼。
注释
(1)斜控:斜斜地垂挂。控:下垂、弯曲貌。
(2)阑:同“栏”,栏杆。
(3)无绪:指没有心情,百无聊赖。
(4)盈盈:谓仪态美好。此处代指仪态美好之人。盈:与“赢”同,容貌之意。
(5)薄妆浅黛:指妆容淡雅。浅黛:谓眉画的浅淡。
(6)风流:指动人的风韵。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的诗
相关推荐
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
髻子伤春慵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
玉鸭熏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遗犀还解辟寒无?
浣溪沙·风压轻云贴水飞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沈郎多病不胜衣。
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此情惟有落花知!
浣溪沙·已落芙蓉并叶凋
已落芙蓉并叶凋,半枯萧艾过墙高,日斜孤馆易魂消。
坐觉清秋归荡荡,眼看白日去昭昭。人间争度渐长宵。
浣溪沙·画舫离筵乐未停
画舫离筵乐未停,潇潇暮雨阖闾城。那堪还向曲中听。
只恨当时形影密,不关今日别离轻。梦回酒醒忆平生。
浣溪沙·访旧伤离欲断魂
访旧伤离欲断魂,无因重见玉楼人,六街微雨镂香尘。
早为不逢巫峡梦,那堪虚度锦江春?遇花倾酒莫辞频。
浣溪沙·咏橘
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绿叶照林光。竹篱茅舍出青黄。
香雾噀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吴姬三日手犹香。
浣溪沙·天碧罗衣拂地垂
天碧罗衣拂地垂,美人初着更相宜,宛风如舞透香肌。
独坐含颦吹凤竹,园中缓步折花枝,有情无力泥人时。
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华
玉碗冰寒滴露华,粉融香雪透轻纱。晚来妆面胜荷花。
鬓亸欲迎眉际月,酒红初上脸边霞。一场春梦日西斜。
浣溪沙·花榭香红烟景迷
花榭香红烟景迷,满庭芳草绿萋萎,金铺闲掩绣帘低。
紫燕一双娇语碎,翠屏十二晚峰齐,梦魂消散醉空闺。
浣溪沙·寂寞流苏冷绣茵
寂寞流苏冷绣茵,倚屏山枕惹香尘,小庭花露泣浓春。
刘阮信非仙洞客,嫦娥终是月中人,此生无路访东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