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立春日侍宴内殿出翦彩花应制

〔唐代〕上官婉儿

密叶因裁吐,新花逐翦舒。

攀条虽不谬,摘蕊讵知虚。

春至由来发,秋还未肯疏。

借问桃将李,相乱欲何如。

作品简介

《奉和圣制立春日侍宴内殿出翦彩花应制》是唐代女诗人上官婉儿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是一首吟咏剪彩花的应制诗,诗中描写了剪彩花的过程和彩花能够以假乱真之美,将它比自然界的真花更能保持长久的特点写得惟妙惟肖。全诗在真假、异同的对比中突出了剪彩花的特点,诗句属对工切,语言流畅不滞,炼字入神,在应制诗中注入了鲜活清新的气息。

创作背景

《奉和圣制立春日侍宴内殿出翦彩花应制》这首诗是上官婉儿成为李显的女人后之作。一个初春,婉儿陪同武则天在花园里游行,许久未曾走出皇宫的武则天被花园里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所迷惑,便让婉儿作一首诗词来迎合。当听到婉儿这首随情说出的诗句,武则天怎么也没想到,眼前灿烂的春景,在婉儿眼中,眼前晶莹的翠绿,柔美的柳絮,都已经失去了诗情画意。不过,武则天也很高明,她回到宫中,让随从把婉儿写的这首诗记载下来,并且给这首诗安排了一个很是大气的头衔——奉和圣制立春日侍宴内殿出翦彩花应制。事后并给婉儿看,婉儿也就明白了女皇的意思。武则天不允许自己和李贤(即废太子)之间再有什么纠葛。

后来,当李贤被武则天采用其伎俩谋杀时,婉儿也预知女皇会置他于死地,却不曾事先告诉李贤,可见,当时的婉儿在皇宫之内,已经被权势熏染成一个真正的铁石心肠了。然而婉儿对李贤的爱,却是一个少女最纯真的情感流露。不过,或许也就是因此,随着时光的流逝,这份如白雪般的初恋情感慢慢变淡,如若她和李贤也私下有暗情,料想她也不会如此绝情,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情人死去。因为很多事实说明,凡是和她有裙带关系的男子,她都曾有恩于他们。

翻译注释

翻译

花枝繁茂的叶片并非自然生成,而是裁剪而出,纸剪的彩花随着剪刀的剪切一朵朵舒展开来。

触摸一下彩花的枝条,虽然可以乱真,但是摘取它的花蕊,岂知竟是假的。

百花历来在春天到来时开放,但是到了秋天,彩花的枝叶却依旧茂密如初,未见疏落。

请问桃花和李花,在你们之中杂进了彩花,并且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你们作何感想和打算?

注释

(1)奉和:作诗词与别人相唱和。奉,表示对原诗作者的恭敬之辞。和,依照别人诗词的题材和体裁作诗词。

(2)圣制:封建时代皇帝的亲笔诗文。

(3)翦彩花:古代立春日的一种风俗。用色绢、彩纸剪成燕或花朵,插在头发上,并互相赠送,表示迎春,称为“彩胜”。唐制,立春日赐三省官彩胜。翦,同“剪”。

(4)应制:本义为应皇帝之命,汉魏以来称应帝王之命而作的诗文为应制。

(5)逐:竞争,争先。

(6)条:枝条。

(7)谬:差错。

(8)讵:岂。

(9)虚:不足,缺损。

(10)春至:春天来到。

(11)由来:自始以来,历来。

(12)秋还:秋至。

(13)将:与,和。南北朝庚信《春赋》:“眉将柳而争绿,面共桃而竞红。”

(14)欲:已经,表示动作已经完成。

(15)何如:如何,怎么样。

全文拼音版

fèngshèngzhìchūnshìyànnèi殿diànchūjiǎncǎihuāyīngzhì
yīncáixīnhuāzhújiǎnshū
pāntiáosuīmiùzhāiruǐzhī
chūnzhìyóuláiqiūhuánwèikěnshū
jièwèntáojiāngxiāngluàn

作者介绍

上官婉儿(664—710),陕州陕县(今河南三门峡)人,唐代著名女政治家、诗人。上官仪孙女,自幼入宫为婢,因才华受武则天重用,掌诏命多年,有"巾帼宰相"之称。中宗时封昭容,主持文坛,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推动唐诗律化发展。诗作清新俊逸,《彩书怨》等作品展现女性独特视角。后因参与政变被李隆基所杀。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女性文人之一,其政治作为与文学活动对盛唐文化有重要贡献,《全唐诗》存其诗三十二首。

上官婉儿的诗

相关推荐

奉留赠集贤院崔于二学士

〔唐代〕杜甫

昭代将垂白,途穷乃叫阍。

气冲星象表,词感帝王尊。

天老书题目,春官验讨论。

倚风遗鶂路,随水到龙门。

竟与蛟螭杂,空闻燕雀喧。

青冥犹契阔,陵厉不飞翻。

儒术诚难起,家声庶已存。

故山多药物,胜概忆桃源。

欲整还乡旆,长怀禁掖垣。

谬称三赋在,难述二公恩。

奉寄韦太守陟

〔唐代〕王维

荒城自萧索,万里山河空。

天高秋日迥,嘹唳闻归鸿。

寒塘映衰草,高馆落疏桐。

临此岁方晏,顾景咏悲翁。

故人不可见,寂寞平陵东。

奉试明堂火珠

〔唐代〕崔曙

正位开重屋,凌空出火珠。

夜来双月满,曙后一星孤。

天净光难灭,云生望欲无。

遥知太平代,国宝在名都。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唐代〕杜甫

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

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

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主上顷见征,欻然欲求伸。

青冥却垂翅,蹭蹬无纵鳞。

甚媿丈人厚,甚知丈人真。

每于百寮上,猥诵佳句新。

窃效贡公喜,难甘原宪贫。

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

今欲东入海,即将西去秦。

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

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

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

奉酬严公寄题野亭之作

〔唐代〕杜甫

拾遗曾奏数行书,懒性从来水竹居。

奉引滥骑沙苑马,幽栖真钓锦江鱼。

谢安不倦登临费,阮籍焉知礼法疏。

枉沐旌麾出城府,草茅无径欲教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