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唐代〕韦应物

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

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

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

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

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

鲜肥属时禁,蔬果幸见尝。

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

神欢体自轻,意欲凌风翔。

吴中盛文史,群彦今汪洋。

方知大藩地,岂曰财赋强。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

卫士的画戟排列如森林,内室满是燃香的芬芳。

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

海上忽然间起了风雨,池阁变得适意而清凉。

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

烦热和疾病都已消散,更有嘉宾坐满在高堂。

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

惭愧啊,我的居室竟这样华丽,却不曾见百姓有多么安康。

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

通晓自然之理能分辨是非,天性通达就物我两忘。

鲜肥属时禁,蔬果幸见尝。

荤腥不宜于盛夏的时光,请大家把蔬菜和水果品尝。

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

我俯首饮下一杯酒,抬头敬听各位金玉般声韵优美的文章。

神欢体自轻,意欲凌风翔。

心情欢畅身子也变得轻捷,我真想要凌风飞翔。

吴中盛文史,群彦今汪洋。

苏州有众多才士,俊秀的人物济济一堂。

方知大藩地,岂曰财赋强。

我明白都市所以宏大,并非多物产而是盛于文章。

注释

(1)兵卫:持执兵器的侍卫。

(2)森:密密地排列。

(3)画戟:因饰有画彩,称画戟,常用作仪仗。唐刺史常由皇帝赐戟。戟,一种能直刺横击的兵器。

(4)燕寝:本指休息安寝的地方,这里指私室,即上“郡斋”。此燕字也通“宴”,但义为休息。

(5)清香:室中所焚之香。唐李肇《国史补》云:“韦应物立性高洁,鲜食寡欲,所在焚香扫地而坐。”

(6)海上:指苏州东边的海面。

(7)烦疴:指因暑热产生的困顿烦躁。疴,本指疾病。

(8)居处崇:地位显贵。

(9)斯民康:此地的百姓安居乐业。

(10)理会:通达事物的道理。

(11)达:旷达。

(12)形迹:指世俗礼节。

(13)时禁:当时正禁食荤腥。

(14)幸:希望,这里是谦词。

(15)聆:听。

(16)金玉章:文采华美、声韵和谐的好文章。这里指客人们的诗篇。

(17)神欢:精神欢悦。

(18)吴中:苏州的古称。

(19)群彦:群英。

(20)汪洋:原意水势浩大。这里指人才济济。

(21)大藩:这里指大郡、大州。藩,原指藩王的封地。

(22)财赋强:安史之乱后,天下财赋,仰给于东南。苏杭一带是中央财政的重要支撑。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拼音版

jùnzhāizhōngzhūwénshìyàn
bīngwèisēnhuàyànqǐnníngqīngxiāng
hǎishàngfēngzhìxiāoyáochíliáng
fánjìnxiāosànjiābīnmǎntáng
cánchùchóngwèimínkāng
huìshìfēiqiǎnxìngxíngwàng
xiānféishǔshíjìnshūguǒxìngjiàncháng
yǐnbēijiǔyǎnglíngjīnzhāng
shénhuānqīnglíngfēngxiáng
zhōngshèngwénshǐqúnyànjīnwāngyáng
fāngzhīfānyuēcáiqiáng

作品简介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是唐代诗人韦应物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是一首写与文士宴集并抒发个人胸怀的诗。诗人自惭居处高崇,不见黎民疾苦。全诗议论风情人物,大有长官胸襟。叙事,抒情,议论相间,结构井然有序。

作者介绍

韦应物(737—791),字义博,唐代诗人,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其诗以山水田园见长,风格淡远清新,与王维、孟浩然、柳宗元并称“王孟韦柳”。代表作《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等,以简练笔墨绘自然之趣。出身关中望族,少任侠使气,安史之乱后折节读书,历任滁州、江州、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作透露出士大夫的隐逸情怀与悯民之思,是中唐山水诗派重要代表。韦应物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郡圃春晚

〔宋代〕韩琦

溶溶春水满方塘,栏槛风微落蕊香。

尽日杨花飞又歇,有时林鸟见还藏。

沉疴不为闲来减,流景知从静处长。

欲战万愁无酒力,可堪三月去堂堂。

郡楼春燕

〔唐代〕韦应物

众乐杂军鞞,高楼邀上客。

思逐花光乱,赏馀山景夕。

为郡访凋瘵,守程难损益。

聊假一杯欢,暂忘终日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