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山雪中》是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文学家、诗人元好问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该诗通过描写诗人流落他乡,急切想归而不能归,以及突然归来与乡亲举杯同庆的心情,并借写雪景以抒发诗人的不幸,表明诗人安分做遗民,但求风调雨顺,能过炊饼无忧的生活。全诗色彩明丽,富有想像,感情跳跃,神情飘逸。
读书山雪中
陈先生贬官后,与京师人书云:“南州有何事?今年有好雪,明年炊饼大耳。”
前年望归归不得,去年中途脚无力。
残生何意有今年,突兀家山堕眼前。
东家西家百壶酒,主人捧觞客长寿。
先生醉袖挽春回,万落千村满花柳。
山灵为渠也放颠,世界幻入兜罗绵。
似嫌衣锦太寒乞,别作玉屑妆山川。
人言少微照乡井,准备黄云三万顷。
何人办作陈莹中,来与先生共炊饼?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蒙古太宗窝阔台十年(1238)秋,元好问携家从冠氏出发,北返家乡秀容,因路程遥远,疲乏太过,暂留济源过冬。次年春又从济源动身;夏天,回到久别的故里,居住在读书山。游子还乡,自然受到四邻的热情欢迎。为表答谢,冬天,邀乡亲们到家里饮酒。席间,适逢降雪。诗人与父老畅饮时,一生遭遇涌上心头,因悲喜交集,即兴抒怀写下《读书山雪中》该诗。
翻译注释
翻译
自前年便盼着返回家园,却一直回不了故乡,去年回家已走到半路,又腿脚无力再难前行。
这饱经丧乱的余生,哪想到还会有欢乐的今年,那高耸家乡的山岭,又突然落进了我的眼帘。
邻里乡亲,准备了很多甜美的醇酒,我高举酒杯,祝福宾客健康长寿。
我乘着醉意舞袖翩翩,像是要拉回春天的锦绣,仿佛见家乡的万落千村,到处是美丽的红花绿柳。
山神也为我纵情地狂颠,把世界都化入白皑皑的雪花。
仿佛是嫌它,穿着那锦绣还太过寒素,另磨了玉屑,用心地妆点迷人的山川。
如今,乡亲们都在纷纷地传说,少微星正照耀我的乡土,天公准备着来年的丰收,黄熟的菽麦三万来顷。
谁人拟做贬官的陈璀,来跟我同吃大个的炊饼?
注释
(1)读书山:在忻州东南,原名系舟山。
(2)前年:蒙古太宗窝阔台九年(1237),诗人曾独自从冠氏(今山东冠县)回忻州,看一别二十余年的故乡,为携全家返故里作准备。因当时拘禁未得解除,不得自由行动,故说“归不得”。
(3)去年中途脚无力:即蒙古太宗窝阔台九年(1238)秋八月自冠氏返山西忻州,中途留住济源过冬。脚无力,即旅途中太疲乏,无力继续往前赶路。
(4)残生:即人生的晚年,时间所剩无几了。
(5)突兀:突然之意,也用来形容高耸的样子。这里兼有这两种意义。
(6)家山:家乡的山,也泛指家乡。
(7)堕:掉下来。
(8)东家西家:即诗人家周围的邻居。
(9)主人捧觞客长寿:用李贺《致酒行》原句,即举起酒杯向客人们表示感谢。觞,酒杯。
(10)先生:诗人自指。
(11)醉袖:即写酒兴正高,挥舞长袖。
(12)挽春回:把春天招回来了。
(13)落:人群聚居的地方,村落。
(14)满花柳:指飘飞的柳絮,喻雪花。
(15)山灵:山上的神灵。
(16)渠:他,诗里是诗人自指。
(17)放颠:放任自流,颠倒季节。
(18)兜罗绵:即木棉(佛经中称木棉树魏兜罗树)。有时也泛指草木的花絮,入柳絮、杨花等为兜罗绵。这里喻雪花。
(19)似嫌衣锦太寒乞:好像神灵不满意我太寒酸了。衣锦,穿锦绣衣裳,喻显贵。这里指自己国亡家破,沦为囚徒,不能衣锦还乡的惨象。
(20)玉屑:白玉的碎末,喻雪。
(21)少微:星座名,又称处士星,用以称隐士。这里是诗人自喻。
(22)黄云:喻金黄色的麦浪。
(23)陈莹中:陈瓘,字莹中,号了翁。宋徽宗即位,为左司谏,极论蔡卞、章惇、安惇、邢恕之罪。与曾布议事多不合。又因其子告蔡京动摇东宫得罪,屡被贬。
(24)先生:诗人自指。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元好问的诗
相关推荐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一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八
自古皆有没,何人得灵长?
不死复不老,万岁如平常。
赤泉给我饮,员丘足我粮。
方与三辰游,寿考岂渠央!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一
巨猾肆威暴,钦駓违帝旨。
窫窳强能变,祖江遂独死。
明明上天鉴,为恶不可履。
长枯固已剧,鵕鹗岂足恃!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五
翩翩三青鸟,毛色奇可怜。
朝为王母使,暮归三危山。
我欲因此鸟,具向王母言。
在世无所须,惟酒与长年。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三
岩岩显朝市,帝者慎用才。
何以废共鲧,重华为之来。
仲父献诚言,姜公乃见猜;
临没告饥渴,当复何及哉!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
汉道昔云季,群雄方战争。
霸图各未立,割据资豪英。
赤伏起颓运,卧龙得孔明。
当其南阳时,陇亩躬自耕。
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
武侯立岷蜀,壮志吞咸京。
何人先见许,但有崔州平。
余亦草间人,颇怀拯物情。
晚途值子玉,华发同衰荣。
托意在经济,结交为弟兄。
毋令管与鲍,千载独知名。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二
鸱鴸见城邑,其国有放士。
念彼怀王世,当时数来止。
青丘有奇鸟,自言独见尔;
本为迷者生,不以喻君子。
读易象
书房兀坐万机休,日暖风和草色幽。
谁道二千年远事,而今只在眼前头。
读书
平生爱客如爱书,力虽不逮意有余。
门前车马久扫迹,老病又与黄卷疏。
人情冷暖可无问,手不触书吾自恨。
今年入秋风雨频,灯火得凉初可近。
年过七十眼尚明,天公成就老书生。
旧业虽衰犹不坠,夜窗父子读书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