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杂诗·其四》是清代诗人袁枚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以清明时节的连绵春雨为背景,描绘了春日的细腻景象与诗人的闲适心境。前两句“清明连日雨潇潇”写春雨缠绵,而“春痕上鹊巢”则巧妙表现春意悄然浸润万物的过程;后两句“明月有情还约我”以拟人手法写明月相邀,杏花梢头的夜色更添诗意。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灵动,展现了袁枚性灵诗派的风格,即注重个人感受与自然之趣的结合。
春日杂诗·其四
清明连日雨潇潇,看送春痕上鹊巢。
明月有情还约我,夜来相见杏花梢。
作品简介
翻译注释
翻译
清明时节,雨淅淅沥沥下了好几天,静静看着春天的痕迹,悄悄爬上树梢的鹊巢。
多情的明月仿佛在邀请我,趁着夜色,去那杏花盛开的枝头赴约。
注释
(1)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公历4月5日前后,此时多雨,气候湿润。
(2)潇潇:形容细雨连绵不断的样子。
(3)春痕:春天的踪迹,这里指春意渐浓的景象。
(4)鹊巢:喜鹊的巢穴,常筑于高树,诗中象征春天到来的迹象。
(5)明月有情:运用拟人手法,将明月人格化,表现其善解人意。
(6)杏花梢:杏花的枝头。杏花常于清明前后开放,是春季典型意象。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袁枚的诗
相关推荐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日临池诗
光风动春树,丹霞起暮阴。
嵯峨映连璧,飘颻下散金。
徒自临濠渚,空复抚鸣琴。
莫知流水曲,谁辩游鱼心。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春暮
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
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
春日独酌二首·其一
东风扇淑气, 水木荣春晖。
白日照绿草, 落花散且飞。
孤云还空山, 众鸟各已归。
彼物皆有讬, 吾生独无依。
对此石上月, 长歌醉芳菲。
春日寄怀
世间荣落重逡巡,我独丘园坐四春。
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又无人。
青袍似草年年定,白发如丝日日新。
欲逐风波千万里,未知何路到龙津。
春日客怀
年年马上见春风,花落花开醉梦中。
短发经梳千缕白,衰颜借醉一时红。
离家自是寻常事,报国惭无尺寸功。
萧涩行囊君莫笑,独留长剑倚晴空。
春雁
春风一夜到衡阳,楚水燕山万里长。
莫怪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
春日归思
杨柳青青杏发花,年光误客转思家。
不知湖上菱歌女,几个春舟在若耶。
春日归山寄孟浩然
朱绂遗尘境,青山谒梵筵。
金绳开觉路,宝筏度迷川。
岭树攒飞栱,岩花覆谷泉。
塔形标海月,楼势出江烟。
香气三天下,钟声万壑连。
荷秋珠已满,松密盖初圆。
鸟聚疑闻法,龙参若护禅。
愧非流水韵,叨入伯牙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