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即事

〔清代〕曹雪芹

倦绣佳人幽梦长,金笼鹦鹉唤茶汤。

窗明麝月开官镜,室霭檀云品御香。

琥珀杯倾荷露滑,玻璃槛纳柳风凉。

水亭处处齐纨动,窗卷朱楼罢晚妆。

作品简介

《夏夜即事》出自清代小说家曹雪芹所著小说《红楼梦》的第二十三回,是小说人物贾宝玉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是贾宝玉的《四时即事》第二首即事诗。这首即事诗通过描写大观园众丫鬟、小姐在夏夜纳凉的悠闲时光,表现了宝玉身处女儿国中那份怡然自得的心态。 首联以“佳人”二字总括全诗,道出了大观园“女儿国” 的性质。颔联写室内的情形。颈联中,镜头由室内拉向室外。尾联与首联相呼应,再次描写园内女孩子们的活动。本诗描写极为香艳,颇有宫体诗的气息,描绘出一幅生动的夏夜纳凉图景。

创作背景

曹雪芹将《夏夜即事》写在了《红楼梦》第二十三回,是贾宝玉所作的四首即事诗的第二首。这四首四时即事诗是对贾宝玉初入大观园一年来平淡生活和思想情绪的写照,表现了宝玉在特定阶段的思想状态,反映了这个“富贵闲人” 终日吟风弄月的闲情雅致。

翻译注释

翻译

描鸾刺凤倦了佳人早已进入深长的梦乡,金笼架上的鹦鹉还在殷勤地叫唤送茶汤。

好像明月照亮了窗户原来是揭开了官镜,云雾缭绕异香舞室原来却是点燃了御香。

名酒荷露甘滑醇香催人频频倾翻琥珀杯,柳垂堤岸柳风凉爽人在水晶槛内好纳凉。

水边凉亭里处处是游人团扇翩跹如蝶舞,红楼上窗帘卷起美人们都已卸去了晚妆。

注释

(1)幽梦:深沉的睡梦。引申为好梦、香梦。

(2)窗明麝月开官镜,室霭檀云品御香:意思说以为明月映照着窗子,原来是打开了镜匣;以为云雾绕缭着房间,原来是点燃了香炉。句意仿唐代诗人杜牧《阿房宫赋》:“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烟斜募横,焚椒兰也。”麝月:徐陵《玉台新咏序》:“麝月共嫦娥竞爽。”指月亮,又“麝”与“射”谐音。檀云:香云、香雾,因檀木是香料,故称。品:品评、赏鉴,这里引申为点燃。御香:官中所用之香,也泛指贵重香料。

(3)琥珀杯倾荷露滑,玻璃槛纳柳风凉:“荷露”、“柳风”同是夏景,并借用联想修辞,即荷翻露珠似倾杯,柳垂堤岸如碧栏。唐代李宗闵“暑月以荷为杯”(见王谠《唐语林》)。琥珀:松脂化石,半透明。这里指琥珀色。荷露:酒以花露名,见《通俗编》。滑:指酒味醇美。玻璃:一种碧绿有光泽的矿物,汉代即有此名,与现在的玻璃不同。前六句皆嵌人丫鬟名,即袭人、鹦鹉、麝月、檀云、琥珀、玻璃。

(4)齐纨:细白的薄纱绸,古代齐国风行穿纨绮,所以叫“齐纨”。这里指小姐、丫鬟们的衣衫裙裾。或以为是指纨扇,亦可。但诗写清幽,不写闷热。上句说“ 柳风凉”,结句说“帘卷”,都不离风。《汉书》中有“轻纨夏服”之语,似以写风动纨衣纨裤的惬意为是。

全文拼音版

xiàshì
juànxiùjiārényōumèngchángjīnlóngyīnghuànchátāng
chuāngmíngshèyuèkāiguānjìngshìǎitányúnpǐnxiāng
bēiqīnghuájiànliǔfēngliáng
shuǐtíngchùchùwándòngchuāngjuǎnzhūlóuwǎnzhuāng

作者介绍

曹雪芹(1715—1763),名霑,字梦阮,号雪芹,清代伟大的小说家,祖籍辽阳,生于南京。出身显赫的江宁织造曹家,幼年经历家族衰败,晚年贫居北京西郊。以毕生心血创作《红楼梦》(又名《石头记》),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兴衰,展现封建社会的广阔画卷,塑造了宝玉、黛玉等经典形象。作品“字字看来皆是血”,融诗、词、曲、赋于一体,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

曹雪芹的诗

相关推荐

夏日南亭怀辛大

〔唐代〕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夏夜宿表兄话旧

〔唐代〕窦叔向

夜合花开香满庭,夜深微雨醉初醒。

远书珍重何曾达,旧事凄凉不可听。

去日儿童皆长大,昔年亲友半凋零。

明朝又是孤舟别,愁见河桥酒幔青。

夏夜

〔唐代〕韩偓

猛风飘电黑云生,霎霎高林簇雨声。

夜久雨休风又定,断云流月却斜明。

夏日

〔宋代〕寇凖

离心杳杳思迟迟,深院无人柳自垂。

日暮长廊闻燕语,轻寒微雨麦秋时。

夏至避暑北池

〔唐代〕韦应物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

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

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

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

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

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

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