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

〔唐代〕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作品简介

《池上》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以白描手法捕捉儿童采莲的生动画面。前两句"撑小艇""偷采"的动作描写充满童趣,一个"偷"字活化出孩童顽皮神态;后两句"浮萍一道开"的细节观察入微,以水面痕迹反衬天真烂漫。全诗语言通俗如话却情趣盎然,通过小景小事展现生活本真之美,体现白居易晚年诗风"老妪能解"的创作主张,是中唐闲适诗派的典范之作。

创作背景

《池上》此诗作于大和年间(827-835年)白居易隐居洛阳履道里时。诗人时年六十余岁,常游赏宅园池塘,观察市井生活。作品延续其《观游鱼》等闲适小品的创作脉络,将汉乐府《江南》的采莲主题转化为更具私人化的生活片段,标志唐诗从盛唐的雄浑气象向日常审美的转变,对宋代杨万里"诚斋体"的童趣诗风有深远影响。

翻译注释

翻译

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从池塘里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懂得掩藏自己的行踪,浮萍被船儿荡开,水面上留下了一条长长的水线。

注释

(1)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

(2)艇:船。

(3)白莲:白色的莲花。

(4)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5)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

全文拼音版

chíshàng
xiǎochēngxiǎotǐngtōucǎibáiliánhuí
jiěcángzōngpíngdàokāi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祖籍太原,生于新郑(今属河南)。其诗通俗晓畅,反映社会现实,代表作《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等广为传诵。曾任翰林学士、左拾遗等职,因直言进谏被贬江州司马。晚年闲居洛阳,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与元稹并称"元白",诗作流传极广,甚至远播海外,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关推荐

山行

〔唐代〕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