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

〔宋代〕苏轼

花落花开无间断,春来春去不相关。

牡丹最贵惟春晚,芍药虽繁只夏初。

唯有此花开不厌,一年长占四时春。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花落花开无间断,春来春去不相关。

月季花开花落从没有间断,春来春去,都与它没什么关联。

牡丹最贵惟春晚,芍药虽繁只夏初。

牡丹最珍贵,却只在晚春时节开放;芍药虽然开得繁盛,也只限于初夏时分。

唯有此花开不厌,一年长占四时春。

只有这月季花,开得从不令人厌倦,一年到头总占据着四季里如春的景致。

注释

(1)间断:中断而不连续。

月季拼音版

yuè
huāluòhuākāijiānduànchūnláichūnxiāngguān
dānzuìguìwéichūnwǎnsháoyàosuīfánzhǐxiàchū
wéiyǒuhuākāiyànniánzhǎngzhànshíchūn

作品简介

《月季》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咏物诗作,通过"花落花开无间断,春来春去不相关"等诗句描写月季花四季开放的生物特性。全诗采用对比手法,将月季与牡丹、芍药等季节性花卉对照,突出"唯有此花开不厌,一年长占四时春"的核心意象。该诗现存版本共六句,收录于《苏轼诗集》卷二十七,创作背景与作者贬谪黄州期间的精神状态密切相关。作品展现了苏轼对自然物象的细致观察,以及托物言志的文学传统。

创作背景

根据《苏轼诗集》记载,《月季》此诗创作于元丰五年(1082年)贬谪黄州期间。当时苏轼正处于政治生涯低谷,借咏月季四时常开的特性,抒发"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心境。诗中"牡丹最贵惟春晚"的对比手法,暗含对世俗价值标准的反思。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其诗、词、散文成就卓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词豪放洒脱,开宋词豪放派先河,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仕途坎坷,屡遭贬谪,却豁达乐观。书法、绘画亦有造诣,是中国文化史上罕见的全才。苏轼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腊前月季

〔宋代〕杨万里

只道花无十日红,此花无日不春风。

一尖已剥胭脂笔,四破犹包翡翠茸。

别有香超桃李外,更同梅斗雪霜中。

折来喜作新年看,忘却今晨是季冬。

月季

〔宋代〕张耒

月季只应天上物,四时荣谢色常同。

可怜摇落西风里,又放寒枝数点红。

朝中措·月季

〔宋代〕赵师侠

开随律琯度芳辰。鲜艳见天真。不比浮花浪蕊,天教月月常新。

蔷薇颜色,玫瑰态度,宝相精神。休数岁时月季,仙家栏槛长春。

烛影摇红·月季

〔清代〕庄棫

廿四番风,漫将花信从头数。一年一月一番新,不解情如许。

海峤灵根暗孕,斗婵娟、尹邢共住。重帷深闭,匀粉调脂,含烟和露。

仙影重楼,晚春旧约荼蘼误。剪绒娇女艳隋宫,画阁还重遇。

筛月笼云罥雾。倚金尊、深宵缓度。碧芽徐引,芳意深缄,莫教春去。

月季花

〔明代〕刘绘

绿刺含烟郁,红苞逐月开。

朝华抽曲沼,夕蕊压芳台。

能斗霜前菊,还迎雪里梅。

踏歌春岸上,几度醉金杯。

月季花

〔明代〕毕自严

花开惟一度,尔独占四时。

几番新雨后,绿叶发华滋。

春明伴桃李,夏至映榴葵。

秋争霜菊艳,冬斗雪梅姿。

高低互隐见,深浅总葳蕤。

节序暗中递,红颜无老期。

灿灿夺朝霞,而堪荐玉卮。

聊植中庭畔,悠然慰我思。

安得骚人笔,烂漫写新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