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院

〔明代〕冯应奎

静院深秋觉夜凉,小垆残烬尚留香。

园蔬欲刈根初老,家酿方开色正黄。

习懒却嫌人事扰,贪眠独喜夜更长。

功名巳见浮云过,任我求閒意未央。

静院拼音版

jìngyuàn
jìngyuànshēnqiūjuéliángxiǎocánjìnshàngliúxiāng
yuánshūgēnchūlǎojiāniàngfāngkāizhènghuáng
lǎnquèxiánrénshìrǎotānmiángèngzhǎng
gōngmíngjiànyúnguòrènqiúxiánwèiyāng

相关诗文

示周掾祖谢

〔魏晋〕陶渊明

负疴颓檐下,终日无一欣。

药石有时闲,念我意中人。

相去不寻常,道路邈何因?

周生述孔业,祖谢响然臻。

道丧向千载,今朝复斯闻。

马队非讲肆,校书亦已勤。

老夫有所爱,思与尔为邻。

愿言诲诸子,从我颍水滨。

南辕北辙

〔两汉〕刘向

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反,衣焦不申,头尘不去,往见王曰:

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

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

曰:“吾马良。”

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曰:“吾用多。”

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

曰:“吾御者善。”

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

此所谓南其辕而北其辙也。

说居庸关

〔清代〕龚自珍

居庸关者,古之谭守者之言也。龚子曰:“疑若可守然。”“何以疑若守然?”

曰:“出昌平州,山东西远相望,俄然而相辏相赴,以至相蹙,居庸置其间,如因两山以为之门,故曰:疑若可守然。”

关凡四重,南口者,下关也,为之城,城南门至北门一里。出北门十五里,曰中关,又为之城,城南门至北门一里。出北门又十五里,曰上关,又为之城,城南门至北门一里。出北门又十五里,曰八达岭,又为之城,城南门至北门一里。盖自南口之南门,至于八达岭之北门,凡四十八里,关之首尾具制如是,故曰:“疑苦可守然。”

下关最下,中关高倍之,八达岭之俯南口也,如窥井形然,故曰:“疑若可守然。”

自入南口,城甃有天竺字、蒙古字。上关之北门,大书曰:“居庸关,景泰二年修。”

八达岭之北门,大书曰:“北门锁钥,景泰三年建。”

自入南口,流水啮吾马蹄,涉之,㻜然鸣;弄之,则忽涌忽洑而尽态;迹之,则至乎八达岭而穷。八达岭者,古隰余水之源也。

自入南口,木多文杏、苹婆、棠梨,皆怒华。

自入南口,或容十骑,或容两骑,或容一骑。蒙古自北来,鞭橐驼,与余摩肩行。时时橐驼冲余骑颠,余亦挝蒙古帽,堕于橐驼前。蒙古大笑,余乃私叹曰:“若蒙古,古者建置居庸关之所以然,非以若耶?余,江左士也,使余生赵宋世,目尚不得睹燕赵,安得与反毳者相挝戏乎万山间?生我圣清中外一家之世,岂不傲古人哉!”

蒙古来者,是岁克什克腾、苏尼特,皆入京诣理藩院交马云。

自入南口,多雾,若小雨。过中关,见税亭焉。问其吏曰:“今法网宽大,税有漏乎?”

曰:“大筐小筐,大偷橐驼小偷羊。”

余叹曰:“信若是,是有间道矣。”

自入南口,四山之陂陀之隙有护边墙数十处,问其民,皆言是明时修。微税吏言,吾固知有间道出没于此护边墙之间。承平之世,漏税而已。设生昔之世,与凡守关以为险之世,有不大骇北兵自天而降者哉!

降自八达岭,地遂平,又五里,曰坌道。

秋意

〔元代〕黄庚

庭前梧叶雨晴后,江上荻花风起时。

凉透书窗人未觉,葛衣竹簟已先知。

李少卿与苏武诗三首·其一

〔两汉〕佚名

良时不再至,离别在须臾。

屏营衢路侧,执手野踟蹰。

仰视浮云驰,奄忽互相逾。

风波一失所,各在天一隅。

长当从此别,且复立斯须。

欲因晨风发,送子以贱躯。

沁园春·答九华叶贤良

〔宋代〕刘克庄

一卷《阴符》,二石硬弓,百斤宝刀。更玉花骢喷,鸣鞭电抹;乌丝阑展,醉墨龙跳。牛角书生,虬须豪客,谈笑皆堪折简招。依稀记,曾请缨系粤,草檄征辽。

当年目视云霄,谁信道、凄凉今折腰。怅燕然未勒,南归草草;长安不见,北望迢迢。老去胸中,有些磊块,歌罢犹须著酒浇。休休也,但帽边鬓改,镜里颜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