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云鬓裁新绿》是五代十国南唐后主李煜(一说苏轼)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写歌女于宴间表演的情景。上片写歌女的盛妆艳饰和明丽动人。下片写歌女的优美歌声和动人舞姿。词写歌女,也写宴上观舞听歌者,多处用喻、用典,也多有夸张,手法上灵活,尤其是上、下片的尾句,都变正为反,别具新意。全词语言淡直、格调明快,真情自然流露,感慨雅趣别生,表现出相当高的艺术功力。
南歌子·云鬓裁新绿
云鬓裁新绿,霞衣曳晓红。待歌凝立翠筵中,一朵彩云何事下巫峰。
趁拍鸾飞镜,回身燕飏空。莫翻红袖过帘栊,怕被杨花勾引嫁东风。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南歌子·云鬓裁新绿》这是一首写歌女于宴间表演的词。从词意上看,当是李煜前期的作品。
翻译注释
翻译
乌亮的鬓发有如新绿般可爱,美丽的衣裳有如朝霞般鲜红。歌女凝立宴前,准备表演,虽不动而有情,仿佛一朵彩云从巫峰上飘下,美丽有如巫山神女。
歌女趁着节拍,翩翩起舞,就像鸾鸟一样回身旋转时,又像燕子一样飞扬。歌女啊,你的红袖不要翻扬得过高,如果扬过了窗户,我真害怕你被杨花勾引而去,嫁给了春风。
注释
(1)南歌子:词牌名。又名“南柯子”“怕春归”“”春宵曲”“碧窗梦”“风蝶令”等。此词双调五十二字,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韵。
(2)云鬓:形容女子像乌云一般浓黑、柔美的鬓发。
(3)裁:修剪,安排,这里指插戴。
(4)绿:乌黑发亮的颜色,多用于形容鬓发。
(5)霞衣:轻柔艳丽的衣服,这里指舞蹈时穿的霞披。
(6)曳:拖,拉。
(7)晓红:指早晨太阳初升时的红色霞光。
(8)凝立:一动不动地站立。
(9)翠筵:指青绿色的席子。翠,青绿色。筵,用蒲苇、竹篾和枝条等编织而成的席子。
(10)一朵彩云何事下巫峰:用宋玉《高唐赋》典。彩云:绚丽多彩的云朵。这里指巫山神女。据《昭明文选·高唐赋序》中记载:“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旦朝视之,如言,故为之立庙,号曰朝云。’巫峰:即巫山,在今四川巫山县东南。此句用巫山神女比喻舞女的光彩照人。
(11)鸾飞镜:即鸾镜。据南朝宋范泰《鸾鸟诗》序中记载:“昔罽宾王结置峻祁之山,获一鸾鸟,王甚爱之,欲其鸣而不致也。乃饰以金樊,飨以珍羞。对之逾戚,三年不鸣。夫人曰:‘闻鸟见其类而后鸣,何不悬镜以映之?’王从言。鸾睹影感契,慨焉悲鸣,哀响中霄,一奋而绝。”后就用“鸾镜”指化妆时用的镜子。
(12)飏:飘扬,飞扬。
(13)红袖:女子红色的衣袖。这里用来代指美丽的歌女。
(14)帘:用布、竹子、苇子等做的有遮蔽作用的器物。
(15)栊:窗户。
(16)杨花:也可指柳絮。
(17)勾引:调弄,吸引。
(18)东风:指春风。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李煜的诗
相关推荐
南歌子·有感
笑怕蔷薇罥,行忧宝瑟僵。美人依约在西厢,只恐暗中迷路、认余香。
午夜风翻幔,三更月到床。簟纹如水玉肌梁,何物与侬归去、有残妆。
南歌子·八月十八日观湖潮
海上乘槎侣,仙人萼绿华。飞升元不用丹砂。住在潮头来处、渺天涯。
雷辊夫差国,云翻海若家。坐中安得弄琴牙。写取余声归向、水仙夸。
南歌子·古戍
古戍饥乌集,荒城野雉飞。何年劫火剩残灰,试看英雄碧血,满龙堆。
玉帐空分垒,金笳已罢吹。东风回首尽成非,不道兴亡命也,岂人为。
南歌子·万万千千恨
万万千千恨,前前后后山。傍人道我轿儿宽。不道被他遮得、望伊难。
今夜江头树,船儿系那边。知他热后甚时眠。万万不成眠后、有谁扇。
南歌子·又是乌西匿
又是乌西匿,初看雁北翔。好与报檀郎:春来宵渐短,莫思量。
南歌子·湖景
古岸开青葑,新渠走碧流。会看光满万家楼。记取他年扶病入西州。
佳节连梅雨,馀生寄叶舟。只将菱角与鸡头。更有月明千顷一时留。
南歌子·驿路侵斜月
驿路侵斜月,溪桥度晓霜。短篱残菊一枝黄,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
旅枕元无梦,寒更每自长。只言江左好风光,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
南歌子·别润守许仲涂
欲执河梁手,还升月旦堂。酒阑人散月侵廊,北客明朝归去、雁南翔。
窈窕高明玉,风流郑季庄。一时分散水云乡,惟有落花芳草、断人肠。
南歌子·脸上金霞细
脸上金霞细,眉间翠钿深。欹枕覆鸳衾。隔帘莺百啭,感君心。
南歌子·懒拂鸳鸯枕
懒拂鸳鸯枕,休缝翡翠裙,罗帐罢炉熏。近来心更切,为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