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坑入前城

〔宋代〕黄庭坚

刀坑石如刀,劳坑人马劳。

窈窕篁竹阴,是常主逋逃。

白狐跳梁去,豪猪森怒嗥。

云黄觉日瘦,木落知风饕。

轻轩息源口,饭羹煮溪毛。

山农惊长吏,出拜家骚骚。

借问淡食民:祖孙甘餔糟?

赖官得盐吃,正苦无钱刀。

作品简介

《劳坑入前城》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首两句借“刀坑”“劳坑”之名发挥,指明山路的崎岖难行。接着以幽深的竹林、怪异的动物、暗淡的日光、怒吼的狂风这些山中特有之景、物,写出劳坑之地的偏僻、自然条件的极其恶劣。“是常主逋逃”一句揭示出深山之中决非避世之地。而是经常遭到官府的侵扰,这也是下面“山农惊长吏”的缘由。诗后半部分主要写山民的贫困。“轻轩”两句见诗人不愿扰民品质,这又是村民“惊”而未“逃”,反而“出拜”的原因。诗人与村民的问答,反映了农民生活的极端寒苦。

创作背景

《劳坑入前城》此首与黄庭坚的七言古诗《上大蒙笼》为同一天所作,写诗人至劳坑的经历。“劳坑”及诗中“刀坑”皆为诗人经过的地名。

翻译注释

翻译

刀坑的地势险要无比,山石入削,劳坑崎岖难走,很短的路程就让人倍感疲劳。

请看那幽幽的竹林,却是人们逃亡的好去处,他们经常住在那里。

山梁上,白狐出现,一会儿又消失不见了;那豪猪全身的硬毛竖立了起来,怒吼声不绝于耳。

天上的云黄黄的,太阳惨淡无光,一阵风吹过,树上的叶子不断掉落,树梢鸣呜作响。

我们把车马停在谷口休息,煮点莼莱等水生植物作为我们的食物。

我们惊动了山中的居民,他们闹哄哄地商量着派谁出来拜见我们。

我上前询问那些山民,问他们是不是祖祖辈辈都只吃酒糟而不吃盐?

山民回答说,正是因为有了官府配盐他们才吃过盐,平常都是苦于没钱购买啊!

注释

(1)劳坑:太和县境内的地名。

(2)窈窕:幽深的样子。

(3)篁竹:丛竹,竹林。

(4)豪猪:箭猪。

(5)森:毛发直立的样子。

(6)嗥:指野兽叫。

(7)风饕:风势猛烈。

(8)轩:车子。

(9)息:停歇。

(10)溪毛:水生的野菜。

(11)骚骚:忙乱,骚乱。

(12)淡食民:不吃盐的老百姓。

(13)甘餔糟:乐于吃酒糟。即不吃盐。餔,食、吃。糟,一作“精”。

(14)钱刀:钱币。刀:钱,王莽造的钱币有契刀、错刀等形状。

全文拼音版

láokēngqiánchéng
dāokēngshídāoláokēngrénláo
yǎotiǎohuángzhúyīnshìchángzhǔtáo
báitiàoliángháozhūsēnháo
yúnhuángjuéshòuluòzhīfēngtāo
qīngxuānyuánkǒufàngēngzhǔmáo
shānnóngjīngzhǎngchūbàijiāsāosāo
jièwèndànshímínsūngānzāo
làiguānyánchīzhèngqiándāo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与苏轼并称“苏黄”,开创江西诗派,主张“点铁成金”“夺胎换骨”。其诗奇崛瘦硬,词亦清旷,代表作《登快阁》《寄黄几复》等。书法独树一帜,为“宋四家”之一。仕途坎坷,晚年屡遭贬谪。艺术追求“不俗”境界,诗书画均对后世影响深远,堪称宋代文化巨匠。

黄庭坚的诗

相关推荐

劳畬耕

〔宋代〕范成大

峡农生甚艰,斫畬大山颠。

赤埴无土膏,三刀财一田。

颇具穴居智,占雨先燎原。

雨来亟下种,不尔生不蕃。

麦穗黄剪剪,豆苗绿芊芊。

饼饵了长夏,更迟秋粟繁。

税亩不十一,遗秉得餍餐。

何曾识秔稻,扪腹尝果然。

我知吴农事,请为峡农言:

吴田黑壤腴,吴米玉粒鲜。

长腰匏犀瘦,齐头珠颗圆。

红莲胜雕胡,香子馥秋兰。

或收虞舜余,或自占城传。

早秈与晚䆉,滥吹甑甗间。

不辞春养禾,但畏秋输官。

奸吏大雀鼠,盗胥众螟蝝。

掠剩增釜区,取盈折缗钱。

两钟致一斛,未免催租瘢。

重以私债迫,逃屋无炊烟。

晶晶云子饭,生世不下咽。

食者定游手,种者长流涎。

不如峡农饱,豆麦终残年。

劳劳亭歌

〔唐代〕李白

金陵劳劳送客堂,蔓草离离生道旁。

古情不尽东流水,此地悲风愁白杨。

我乘素舸同康乐,朗咏清川飞夜霜。

昔闻牛渚吟五章,今来何谢袁家郎。

苦竹寒声动秋月,独宿空帘归梦长。

劳歌

〔宋代〕张耒

暑天三月元无雨,云头不合惟飞土。

深堂无人午睡余,欲动儿先汗如雨。

忽怜长街负重民,筋骸长彀十石弩。

半衲遮背是生涯,以力受金饱儿女。

人家牛马系高木,惟恐牛躯犯炎酷。

天工作民良久艰,谁知不如牛马福。

劳停驿

〔宋代〕欧阳修

孤舟转山曲,豁尔见平川。

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

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

行客愁明发,惊滩鸟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