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

〔唐代〕韦应物

凿崖泄奔湍,古称神禹迹。

夜喧山门店,独宿不安席。

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

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惊?

贻之道门旧,了此物我情。

作品简介

《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是唐代诗人韦应物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从嘉陵江两岸景物,险崖与急流等景象,让人联想到水性与石质,从禅的角度去思考人生,显得十分自然。正所谓“水性长静,石亦无声,二缘和合则声生,了知缘起则性空,性空无生灭。”故诗篇不被生灭法转,直契真如。

创作背景

当时作者正在苏州山寺独宿,嘉陵江水的涛喧如雷,使作者不能安席,于是引起了作者对佛性、对物理的思索,主要是思索静的自性怎么会转而成动的喧响,思索间由颇多感触,便写下了《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这首诗。

翻译注释

翻译

击凿山崖飞泻急速的水流,号称是远古的大禹遗迹。

晚上旅馆佛寺的大门喧腾声,独自一人夜里睡觉不能安然熟睡。

水的特点本是安静的,石头中本来也没有声音。

为什么两者互相冲击(水冲击石头),雷鸣幽深少人的山林使人惊。

把这个问题遗留给寺观的旧友,了却它给我的疑问。

注释

(1)泄:渲泄,排放。

(2)奔湍:奔腾的激流。

(3)神禹迹:传说中夏禹治水留下的遗迹。

(4)自:本来,原来。

(5)云:语助词。

(6)相激:相撞击。

(7)雷转:像雷声一样回旋。

(8)空山:空寂的山间。

(9)贻:赠送。

(10)之:指上面提出的问题。

(11)道门旧:即深上人。道门,佛门。旧,故旧,朋友。

全文拼音版

tīngjiālíngjiāngshuǐshēngshēnshàngrén
záoxièbēntuānchēngshén
xuānshānméndiàn宿ān
shuǐxìngyúnjìngshízhōngběnshēng
liǎngxiāngléizhuǎnkōngshānjīng
zhīdàoménjiùliǎoqíng

作者介绍

韦应物(737—791),字义博,唐代诗人,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其诗以山水田园见长,风格淡远清新,与王维、孟浩然、柳宗元并称“王孟韦柳”。代表作《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等,以简练笔墨绘自然之趣。出身关中望族,少任侠使气,安史之乱后折节读书,历任滁州、江州、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作透露出士大夫的隐逸情怀与悯民之思,是中唐山水诗派重要代表。

韦应物的诗

相关推荐

听蜀僧濬弹琴

〔唐代〕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听话丛台

〔唐代〕李远

有客新从赵地回,自言曾上古丛台。

云遮襄国天边去,树绕漳河地里来。

弦管变成山鸟哢,绮罗留作野花开。

金舆玉辇无行迹,风雨惟知长绿苔。

听雨

〔元代〕虞集

屏风围坐鬓毵毵,绛蜡摇光照暮酣。

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

听筝

〔唐代〕张祜

十指纤纤玉笋红,雁行轻遏翠弦中。

分明似说长城苦,水咽云寒一夜风。

听笛歌

〔唐代〕刘长卿

旧游怜我长沙谪,载酒沙头送迁客。

天涯望月自沾衣,江上何人复吹笛。

横笛能令孤客愁,渌波淡淡如不流。

商声寥亮羽声苦,江天寂历江枫秋。

静听关山闻一叫,三湘月色悲猿啸。

又吹杨柳激繁音,千里春色伤人心。

随风飘向何处落,唯见曲尽平湖深。

明发与君离别后,马上一声堪白首。

听蕉记

〔明代〕沈周

夫蕉者,叶大而虚,承雨有声。雨之疾徐、疏密,响应不忒。然蕉何尝有声,声假雨也。雨不集,则蕉亦默默静植;蕉不虚,雨亦不能使为之声。蕉雨固相能也。

蕉,静也;雨,动也,动静戛摩而成声,声与耳又能相入也。迨若匝匝㴙㴙,剥剥滂滂,索索淅淅,床床浪浪,如僧讽堂,如渔鸣榔,如珠倾,如马骧,得而象之,又属听者之妙也。长洲胡日之种蕉于庭,以伺雨,号“听蕉”,于是乎有所得于动静之机者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