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

〔唐代〕孟郊

浊水心易倾,明波兴初发。

思逢海底人,乞取蚌中月。

此兴若未谐,此心终不歇。

作品简介

《咏怀》是唐代诗人孟郊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以隐喻手法抒写诗人对高洁理想与人生境界的执着追求。前两句“浊水心易倾,明波兴初发”通过对比浊水与明波,暗喻世俗纷扰中初心易改,但清明之志终将萌发;后三句借“海底人”“蚌中月”之神话意象,表达对纯净境界的向往与求索,尾联“此心终不歇”更显其志坚毅。全诗语言凝练,意境奇崛,展现了孟郊诗风孤高峻峭、重神思而轻物象的特点。

翻译注释

翻译

混浊的水会使人心情低落,澄澈清明的水能激发人们探索的兴致。

幻想着能遇到那生活在海底的鲛人,向他求取蚌中吸取月光精华的珍珠。

这样的心愿如果没能实现,一定会念念不忘,终身牵挂。

注释

(1)乞取:求得;请求采取。

(2)谐:办妥;办成。

全文拼音版

yǒng怀huái
zhuóshuǐxīnqīngmíngxìngchū
fénghǎirénbàngzhōngyuè
xìngruòwèixiéxīnzhōngxiē

作者介绍

孟郊(751—814),字东野,唐代著名诗人,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其诗多写贫寒困顿与骨肉亲情,语言奇峭,情感深挚,与贾岛并称“郊寒岛瘦”,代表作《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千古传诵。46岁中进士,曾任溧阳尉,一生穷愁潦倒。诗风瘦硬奇险,开中唐“苦吟派”先河,韩愈赞其“横空盘硬语”,对后世寒士诗风影响深远。

相关推荐

咏荆轲

〔魏晋〕陶渊明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

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

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

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

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

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

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

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

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咏史八首·其七

〔魏晋〕左思

主父宦不达,骨肉还相薄。

买臣困樵采,伉俪不安宅。

陈平无产业,归来翳负郭。

长卿还成都,壁立何寥廓。

四贤岂不伟,遗烈光篇籍。

当其未遇时,忧在填沟壑。

英雄有迍邅,由来自古昔。

何世无奇才,遗之在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