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焉耆怀终南别业

〔唐代〕岑参

晓笛引乡泪,秋冰鸣马蹄。

一身虏云外,万里胡天西。

终日见征战,连年闻鼓鼙。

故山在何处,昨日梦清溪。

作品简介

《早发焉耆怀终南别业》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五律是诗人塞外旅途中的怀乡之作,它以苍凉的格调,倾诉了自己对家乡的怀念,这也反映了戍边将士对长期征战的厌倦及对和平安定的眷恋。全诗从“早发”落笔,层层写来,宛转赴题,情景交融,层次井然,感情深沉。

创作背景

天宝八载(749),岑参为右威卫录事参军,充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早发焉耆怀终南别业》此诗当为诗人于天宝九载秋天行役于焉耆时作。

翻译注释

翻译

破晓的笛声催下我思乡的泪滴,秋日的冰水响过了奔驰的马蹄。

我孤单一人置身于西北的塞外,几万里途程我处在遥远的天西。

终日里只见边塞上不断的征战,连年来只听军队中战鼓的敲击;

亲爱的家乡你如今究竟在何处?昨日的梦中我又回故乡的清溪!

注释

(1)焉耆:指焉耆都护府,为安西四镇所辖都护府之一,在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西南。

(2)终南别业:指岑参在长安东南终南山所居住的高冠别业。别业,即别墅。

(3)晓笛:清晨羌笛吹奏之声。

(4)秋冰:胡塞属高寒地带,入冬早,故虽秋日业已结冰。

(5)虏:对西北边地的蔑称。

(6)鼓鼙:战鼓,这里指征战之事。鼙,鼓的一种。

(7)故山:指岑参隐居的终南山。

(8)清溪:指终南山的小溪流。

全文拼音版

zǎoyān怀huáizhōngnánbié
xiǎoyǐnxiānglèiqiūbīngmíng
shēnyúnwàiwàntiān西
zhōngjiànzhēngzhànliánniánwén
shānzàichùzuómèngqīng

作者介绍

岑参(717—770),唐代著名边塞诗人,荆州江陵(今湖北荆州)人。其诗雄奇瑰丽,多描绘西域风光与军旅生活,与高适并称“高岑”,代表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等充满浪漫豪情。曾两度从军西域,官至嘉州刺史。诗风壮阔激昂,善用夸张想象,展现了盛唐边塞诗的巅峰成就,对后世边塞文学影响深远。

岑参的诗

相关推荐

早秋山居

〔唐代〕温庭筠

山近觉寒早,草堂霜气晴。

树凋窗有日,池满水无声。

果落见猿过,叶干闻鹿行。

素琴机虑静,空伴夜泉清。

早发

〔宋代〕宗泽

繖幄垂垂马踏沙,水长山远路多花。

眼中形势胸中策,缓步徐行静不哗。

早发黄河即事

〔元代〕萨都剌

晨发大河上,曙色满船头。

依依树林出,惨惨烟雾收。

村墟杂鸡犬,门巷出羊牛。

炊烟绕茅屋,秋稻上陇丘。

尝新未及试,官租急征求。

两河水平堤,夜有盗贼忧。

长安里中儿,生长不识愁。

朝驰五花马,暮脱千金裘。

斗鸡五坊市,酣歌最高楼。

绣被夜中酒,玉人坐更愁。

岂知农家子,力穑望有秋。

裋褐常不完,粝食常不周。

丑妇有子女,鸣机事耕畴。

上以充国税,下以祀松楸。

去年筑河防,驱夫如驱囚。

人家废耕织,嗷嗷齐东州。

饥饿半欲死,驱之长河流。

河源天上来,趋下性所由。

古人有善备,鄙夫无良谋。

我歌两河曲,庶达公与侯。

凄风振枯槁,短发凉飕飕。

早梅

〔唐代〕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

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早秋与诸子登虢州西亭观眺

〔唐代〕岑参

亭高出鸟外,客到与云齐。

树点千家小,天围万岭低。

残虹挂陕北,急雨过关西。

酒榼缘青壁,瓜田傍绿溪。

微官何足道,爱客且相携。

唯有乡园处,依依望不迷。

早行示同舟

〔宋代〕赵蕃

了了晴山见,纷纷宿雾空。

樵归妇腰斧,渔罢叟收筒。

但取登临适,何须吟啸工。

平生钓台路,明日与君同。

早兴

〔唐代〕白居易

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

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宿晴。

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

睡觉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