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以春日即景为引,深刻捕捉创作灵感转瞬即逝的微妙体验。前两句“朝来庭树有鸣禽,红绿扶春上远林”以生机盎然的春晨开篇:禽鸣破晓,红绿交织的春色漫向远林,“扶”字拟人化写出春意的主动蔓延,展现诗人对自然生命的敏锐感知。后两句“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笔锋陡转:当绝妙诗意倏忽闪现于眼前景物时,待要构思句法却已杳不可寻——精准道出艺术创作中灵感与表达的永恒矛盾。全诗语言平易而意蕴深永,在二十八字间完成从外境观察到内心省思的跳跃,典型体现宋诗理趣化的美学追求。
春日
朝来庭树有鸣禽,红绿扶春上远林。
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
作品简介
翻译注释
翻译
春天的早晨,院子的树上有叫声清脆的鸟儿,红绿相衬的花草树木连绵不绝一直延伸到远处的山林。
忽然灵光一闪有好的诗句在眼皮底下滑过,等到想着手排诗的时候却已经难以找到刚才那种感觉了。
注释
(1)鸣禽:叫声好听的鸟类。
全文拼音版
春日
朝来庭树有鸣禽,红绿扶春上远林。
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
作者介绍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两宋之际杰出诗人。洛阳人。官至参知政事。其诗早年清新明快,南渡后多感时伤世,沉郁悲壮,得杜甫神髓,为江西诗派后期重要代表。亦能词,风格疏朗明快。著有《简斋集》,与“词俊”朱敦儒等并称“洛中八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