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哉行·其一

〔两汉〕曹操

古公亶甫,积德垂仁。

思弘一道,哲王於豳。

太伯仲雍,王德之仁。

行施百世,断发文身。

伯夷叔齐,古之遗贤。

让国不用,饿殂首山。

智哉山甫,相彼宣王。

何用杜伯,累我圣贤。

齐桓之霸,赖得仲父。

后任竖刁,虫流出户。

晏子平仲,积德兼仁。

与世沈德,未必思命。

仲尼之世,王国为君。

随制饮酒,扬波使官。

作品简介

《善哉行》是东汉末年曹操创作的一首诗歌作品,作品出自《乐府诗集》。

翻译注释

翻译

古公亶甫积德行义,因广施仁爱,得到老百姓的拥护。

一心想着发扬光大后稷、公刘广施仁政的治国方略,古公亶甫迁徙到豳地以后,成为受大家爱戴的贤明君主。

太伯和仲雍都有王者仁义的德行。

让国的德行流传百世。他们来到南方之后,尊重当地的风俗,剪断了头发,在身上刺上了花纹。

伯夷和叔齐是古代的圣贤。

他们互相让国,不为世用,饿死在首阳山上。

仲山甫是多么地有智慧啊,他辅佐周宣王,从而使周王朝出现了中兴的局面。

为什么杀害杜伯,就会损害周宣王和仲山甫君臣的好名声呢?

齐桓公称霸,依靠的是管仲。

后来,齐桓公任用小人竖刁,他的五个儿子又争权夺利,致使齐桓公死后无人收敛,尸体腐烂后生出的蛆虫爬到门外。

晏婴广积善德,而且 具有仁义的品质。

他在世上保持高洁的德行,从没有考虑过要做一些迎合君主的事情。

孔子生活的时代,王室衰微,出现了诸侯打着周天子的旗号称霸的局面。

管仲平定西戎有功,周天子用上卿之礼招待他,他只接受下卿之礼,饮酒时不越制度。君子听说后,高度赞扬管仲。

注释

(1)古公亶甫:亦作“亶甫”。周文王的祖父,周武王追尊为太王。亶,忠厚、诚信、实在的意思。

(2)积德:积累仁政或善行。

(3)垂仁:施仁爱。垂降仁爱。

(4)思弘:思想弘扬。

(5)一道:道家天一为尊的思想。专一天道也。唯我为一为大。

(6)哲王:贤明圣哲的君主。

(7)豳:豳州。古地名,在今中国陕西省旬邑县西南。同“邠”。今陕西郴县。

(8)太伯仲雍:《史记·吴太伯世家》载: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犇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季历果然登位,这就是王季,而姬昌就是文王。太伯逃奔到荆蛮,自称句吴。荆蛮人钦佩他的品德高尚,追随并且归附他的有上千家,被拥立为吴太伯。太伯卒,无子,弟仲雍立,是为吴仲雍。后成为礼让天下的典范典故。

(9)王德:王者之德行。

(10)行施:犹施行。行使布施。

(11)断发:截短头发;剪断头发。人之发肤授于父母。短发意为不孝。

(12)文身:纹身。在身体上刺画有色的花纹或图案。意喻野蛮。

(13)伯夷叔齐: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相传其父遗命要立次子叔齐为继承人。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受,叔齐也不愿登位,先后都逃到周国。周武王伐纣,二人叩马谏阻。武王灭商后,他们耻食周粟,采薇而食,饿死于首阳山。

(14)遗贤:遗留下来的贤人。

(15)让国:礼让国家。礼让王位。

(16)不用:不采用。不听从;不采纳。

(17)饿殂:饿死。

(18)首山:首阳山。陕西省周至县首阳山。

(19)智哉:智慧啊。

(20)山甫:即仲山甫。周宣王时的贤臣。后因用以代称贤臣。

(21)相彼:任宰相辅助那。

(22)宣王:周宣王。

(23)杜伯:为杜地(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的领主。周宣王大夫,无辜被杀,死后魂射王于鄗。

(24)累:累及。拖累于。

(25)圣贤:圣贤的大王。指周宣王。

(26)齐桓:齐桓公,春秋五霸之首,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吕氏,名小白。是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

(27)赖得:依赖着。

(28)仲父:春秋时齐桓公尊管仲为仲父。杨倞注:“仲者,夷吾之字;父者,事之如父。”后因用以称管仲。

(29)竖刁:春秋时齐桓公的宦官寺人貂谀事桓公,颇受宠信。桓公卒,诸公子争立,寺人貂等恃宠争权,杀群吏,立公子无亏,齐国因此发生内乱。后世用“竖刁”或“竖刀”蔑称寺人貂。亦以泛指阉宦奸臣。

(30)虫流:春秋齐桓公不听管仲的话,任用竖刁,专权乱政。桓公死,诸子争立,陈尸三月不收,尸虫流出户外。后因以“虫流”为死不得葬的典实。

(31)晏子平仲:名婴,字仲,习惯上多称平仲,春秋后期齐国的国相,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

(32)兼仁:兼有仁义。

(33)与世:举世。随着人世。与世沉浮,随波逐流。

(34)沈德:亦作“沉德”。谓丧失道德。

(35)未必:不一定。

(36)思命:思虑自己的性命。当崔杼杀死齐庄公时晏子临危不惧怒斥于他。不怕死也。

(37)仲尼之世:孔子的时代。春秋时期也。仲尼:孔子的字。孔子名丘,春秋鲁国人。

(38)王国:称王于国家。有说‘主国’。

(39)为君:为了国君。

(40)随制:随着制度。按照制度。随便制度。

(41)扬波:掀起波浪。比喻内心激荡。有说‘扬彼’。

(42)使官:使用官员。使臣。“扬波使官”与“随制饮酒”意思差不多。在官职、体制之内施用权力,催动内心扬起波澜以完成此官职之责。概乎此意也。

全文拼音版

shànzāixíng··
gōngdǎnchuírén
hóngdàozhéwángbīn
tàizhòngyōngwángzhīrén
xíngshībǎishìduànwénshēn
shūzhīxián
ràngguóyòng饿èshǒushān
zhìzāishānxiāngxuānwáng
yònglèishèngxián
huánzhīlàizhòng
hòurènshùdiāochóngliúchū
yànzipíngzhòngjiānrén
shìshěnwèimìng
zhòngzhīshìwángguówèijūn
suízhìyǐnjiǔyáng使shǐguān

作者介绍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魏政权的奠基者。他统一北方,实行屯田制,唯才是举,奠定曹魏基业。其诗慷慨悲凉,开创“建安风骨”,代表作《短歌行》《观沧海》等气魄雄浑。精通兵法,著有《孙子略解》。世称“魏武帝”,其文治武功与文学成就对三国历史影响深远,是中国历史上极具争议又备受推崇的复合型人物。

曹操的诗

相关推荐

善哉行四解二首·其一

〔两汉〕曹叡

我徂我征,伐彼蛮虏。

练师简卒,爰正其旅。

轻舟竟川,初鸿依浦。

桓桓猛毅,如罴如虎。

发炮如雷,吐气成雨。

旄旍指麾,进退应矩。

百马齐辔,御由造父。

休休六军,咸同斯武。

兼涂星迈,亮兹行阻。

行行日远,西背京许。

游弗淹旬,遂届扬土。

奔寇震惧,莫敢当御。

虎臣列将,怫郁充怒。

淮泗肃清,奋扬微所。

运德曜威,惟镇惟抚。

反旆言归,旆入皇祖。

善哉行·其二

〔两汉〕曹操

自惜身薄祜,夙贱罹孤苦。

既无三徒教,不闻过庭语。

其穷如抽裂,自以思所怙。

虽怀一介志,是时其能与。

守穷者贫贱,惋叹泪如雨。

泣涕於悲夫,乞活安能睹。

我愿于天穷,琅邪倾侧左。

虽欲竭忠诚,欣公归其楚。

快人由为叹,抱情不得叙。

显行天教人,谁知莫不绪。

我愿何时随?此叹亦难处。

今我将何照於光曜?释衔不如雨。

善哉行二首·其一

〔魏晋〕曹丕

上山采薇,薄暮苦饥。

溪谷多风,霜露沾衣。

野雉群雊,猿猴相追。

还望故乡,郁何垒垒。

高山有崖,林木有枝。

忧来无方,人莫之知。

人生如寄,多忧何为。

今我不乐,岁月其驰。

汤汤川流,中有行舟。

随波转薄,有似客游。

策我良马,被我轻裘。

载驰载驱,聊以忘忧。

善哉行·伤古曲无知音

〔唐代〕贯休

有美一人兮,婉如青扬。

识曲别音兮,令姿煌煌。

绣袂捧琴兮,登君子堂。

如彼萱草兮,使我忧忘。

欲赠之以紫玉尺,白银铛。

久不见之兮,湘水茫茫。

善哉行二首·其二

〔魏晋〕曹丕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妍姿巧笑,和媚心肠。

知音识曲,善为乐方。

哀弦微妙,清气含芳。

流郑激楚,度宫中商。

感心动耳,绮丽难忘。

离鸟夕宿,在彼中洲。

延颈鼓翼,悲鸣相求。

眷然顾之,使我心愁。

嗟尔昔人,何以忘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