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四章

〔先秦〕老子

【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翻译注释

翻译

道德经·第十一章

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道德经·第二十四章

踮着脚跟的人站不牢,跨步行的人走不远,(就好像)自逞己见的人反而不能明理,自以为是的人反而得不到彰显,自我炫耀功劳的人反而不能成就大功,自尊自大的人反而得不到敬重。用道的观点来看,是吃剩下的食物或身体上的肉瘤,人们常常厌恶这些。所以有道的人不居于“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境地。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

了解别人的人聪明,了解自己的人圣明。战胜别人的人有劲儿,战胜自己的人刚强。知道满足的人就是富人。确定不移、竭力实行的人有意志。不丧失合适位置的人能够长久。死而不朽的人就是长寿。

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局面安定时容易保持和维护,事变没有出现迹象时容易图谋;事物脆弱时容易消解;事物细微时容易散失;做事情要在它尚未发生以前就处理妥当;治理国政,要在祸乱没有产生以前就早做准备。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有所作为的将会招致失败,有所执着的将会遭受损害。因此圣人无所作为所以也不会招致失败,无所执着所以也不遭受损害。人们做事情,总是在快要成功时失败,所以当事情快要完成的时候,也要像开始时那样慎重,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因此,有道的圣人追求人所不追求的,不稀罕难以得到的货物,学习别人所不学习的,补救众人所经常犯的过错。这样遵循万物的自然本性而不会妄加干预。”

注释

(1)毂:指车轮中心的圆木,周围与车辐的一端相接,中有圆孔,可以插轴。

(2)埏埴:和泥制作陶器。

(3)户牖:门窗。

(4)企:抬起脚后跟站着。

(5)跨:迈步越过。

(6)余食:吃剩的食物。

(7)赘形:身上的赘疣。

(8)智:聪明。

(9)明:圣明。

(10)寿:长寿。

(11)未兆:尚未显出迹象。

(12)累土:堆叠的泥土。

全文拼音版

lǎozhāng
shízhāng
sānshígòngdāngyǒuchēzhīyòngshānzhíwéidāngyǒuzhīyòngzáoyǒuwéishìdāngyǒushìzhīyòngyǒuzhīwéizhīwéiyòng
èrshízhāng
zhěkuàzhěxíngxiànzhěmíngshìzhězhāngzhěgōngjīnzhězhǎngzàidàoyuēshízhuìxínghuòzhīyǒudàozhěchǔ
sānshísānzhāng
zhīrénzhězhìzhīzhěmíngshèngrénzhěyǒushèngzhěqiángzhīzhěqiǎngxíngzhěyǒuzhìshīsuǒzhějiǔérwángzhě寿shòu
liùshízhāng
ānchíwèizhàomóucuìpànwēisànwéizhīwèiyǒuzhìzhīwèiluànbàozhīshēngháojiǔcéngzhītáilèiqiānzhīxíngshǐxiàwéizhěbàizhīzhízhěshīzhīshìshèngrénwéibàizhíshīmínzhīcóngshìchángchéngérbàizhīshènzhōngshǐbàishìshìshèngrénguìnánzhīhuòxuéxuézhòngrénzhīsuǒguòwànzhīránérgǎnwéi

作者介绍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大约出生于公元前571年春秋晚期陈(后入楚)国苦县(古县名)。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老子的诗

相关推荐

老杜浣花溪图引

〔宋代〕黄庭坚

拾遗流落锦官城,故人作尹眼为青。

碧鸡坊西结茅屋,百花潭水濯冠缨。

故衣未补新衣绽,空蟠胸中书万卷。

探道欲度羲皇前,论诗未觉国风远。

干戈峥嵘暗宇县,杜陵韦曲无鸡犬。

老妻稚子且眼前,弟妹飘零不相见。

此公乐易真可人,园翁溪友肯卜邻。

邻家有酒邀皆去,得意鱼鸟来相亲。

浣花酒船散车骑,野墙无主看桃李。

宗文守家宗武扶,落日蹇驴驮醉起。

愿闻解鞍脱兜鍪,老儒不用千户侯。

中原未得平安报,醉里眉攒万国愁。

生绡铺墙粉墨落,平生忠义今寂寞。

儿呼不苏驴失脚,犹恐醒来有新作。

常使诗人拜画图,煎胶续弦千古无。

老夫采玉歌

〔唐代〕李贺

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

老夫饥寒龙为愁,蓝溪水气无清白。

夜雨冈头食蓁子,杜鹃口血老夫泪。

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

斜山柏风雨如啸,泉脚挂绳青袅袅。

村寒白屋念娇婴,石磴石磴悬肠草。

老将行

〔唐代〕王维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射杀中山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崩腾畏蒺藜。

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

昔时飞箭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

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虚牖。

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颍川空使酒。

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

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

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

愿得燕弓射天将,耻令越甲鸣吴军。

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

老树

〔金代〕元好问

老树高留叶,寒藤细作花。

沙平时泊雁,野迥已攒鸦。

旅食秋看尽,行吟日又斜。

干戈正飘忽,不用苦思家。

老子(高中课文)

〔先秦〕老子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

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孰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

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

【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弊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第二十四章】

跂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也。

【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

老桧

〔明代〕王守仁

老桧斜生古驿傍,客来系马解衣裳。

托根非所还怜汝,直干不挠终异常。

风雪凛然存节概,刮摩聊尔见文章。

何当移植山林下,偃蹇从渠拂汉苍。

老马行

〔宋代〕陆游

老马虺隤依晚照,自计岂堪三品料?

玉鞭金络付梦想,瘦稗枯萁空咀噍。

中原蝗旱胡运衰,王师北伐方传诏。

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

老饕赋

〔宋代〕苏轼

庖丁鼓刀,易牙烹熬,水欲新而釜欲洁,火恶陈而薪恶劳。九蒸暴而日燥,百上下而汤鏖。尝项上之一脔,嚼霜前之两螯;烂樱珠之煎蜜,滃杏酪之蒸糕;蛤半熟而含酒,蟹微生而带糟。盖聚物之夭美,以养吾之老饕。婉彼姬姜,颜如李桃,弹湘妃之玉瑟,鼓帝子之云璈,命仙人之萼绿华,舞古曲之郁轮袍。引南海之玻黎,酌凉州之葡萄,愿先生之耆寿,分余沥与两髦。候红潮于玉颊,敬暖响于檀槽,忽累珠之妙唱,抽独茧之长缲;闵手倦而少休,疑吻燥而当膏。倒一缸之雪乳,列百柂之琼艘。各眼滟于秋水,咸骨醉于春醪。美人告去已而云散,先生方兀然而禅逃。响松风于蟹眼,浮雪花于兔毫。先生一笑而起,渺海阔而天高。